【本報訊】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力倡用普通話教中文,近期官立中學開始吹起「北風」,名校英皇書院及皇仁書院均已經或計劃用普通話,局部取代廣東話教授中文科。據知背後原來是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在推波助瀾,她一月中時曾向官校「建議」試用普通話教學。 記者:倪清江
上月二十一日,一名皇仁書院初中學生在一個與羅范椒芬真情對話的活動上,力邀羅太「干預」校政,希望她向校長李樂然提出學校改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及中史,羅太當時顯得十分雀躍,即場答允會向李校長提出。
本身是英皇書院校長的官立中學校長會主席何汝淳透露,其實羅范椒芬早在一月中的會議上,已向出席的官校校長提出,官校可嘗試改用普通話教中文。他認為羅太提出的只是建議,並非政策。
何校長說,英皇書院早在上學年已開始試行在中一及中二以普通話教中文。他說,有關計劃在本學年仍有推行,三名已通過普通話教師語文基準試的教師,將中文及普通話課整合,用普通話教中文,達致一文兩語效果。他引述有關教師表示,自從改以普通話教導中文後,學生的作文口語化問題明顯減少,但整體表現未算有很大進步。
皇仁書院校長李樂然透露,校方計劃在中文課局部以普通話教學,方法是依文章的寫作時期來決定教學語言,「我哋覺得古代嘅作品,用廣東話讀起嚟會比較好,而近代作品則以普通話會較順。」李校長稱仍需與教師商討如何落實,暫擬於五月試行。
對於是否因應羅范椒芬的建議而試行普通話教學,李樂然沒有直接回應,只強調不一定要羅太開聲才推行。筲箕灣官立中學校長甘黃金蓮認為,用普通話教中文或中史,需增加培訓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語常會主席田北辰接受查詢時說,該會計劃用一至兩年時間,研究用普通話教中文的先決條件及會遇到的問題,他認為官校試用普通話教中文,相信有助找出全面推行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