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十三歲男童疑因沉迷電腦網上遊戲,前日晚上連續打機三個多小時至凌晨時分,引來父母不滿阻止,父親更一手將其電腦電源關掉,男童受刺激大發雷霆,竟取出餐刀向着父母揮舞指嚇,終被父親奪刀制服。警員接報到場時,男童仍然情緒激動,最後要由救護員用布條將他綑綁送院檢查。 記者:宋光明
男童姓林,十三歲,叫阿忠。忠仔與父母親同住大埔運頭塘邨運亨樓一單位。現場消息稱,忠仔十分愛好電腦網上遊戲,幾乎每次都要玩上數小時,故常被父親責罵及催促他溫習功課。
昨日凌晨零時許,忠仔在家中已連續玩電腦網上遊戲三個多小時,父親發現見他深宵仍不上床,只顧玩電腦,於是出言喝罵他,並關掉其電腦,忠仔疑心有不甘,情緒突然失控,隨手執起一把餐刀向着父母揮舞,並歇斯底里的大叫大嚷,幸父親及時將他手上餐刀奪過來,並大力按着他,但忠仔不斷反抗掙扎,其母於是報警。
警員到場期間,男童情緒仍未能平伏,事後需由救護員用布條及毛氈將他綑綁送院,事後無大礙,事件並交由社工跟進。
香港心理衞生會教育中心黎守信醫生稱,學童玩電腦遊戲玩至上癮甚至廢寢忘餐的情況十分普遍,家長不能用對抗方式例如拋棄電腦來解決問題,應平日不時監察子女玩電腦的行為和時間,一旦傾向失控便加以提點,亦可找與子女年齡相若的朋輩勸喻,嚴重者則需要找社工或心理專家協助。
黎守信指出,電腦是人類現今生活的工具之一,可以學習、通訊,亦可以娛樂,玩電腦遊戲可從打敗對手,或獲得分數獎賞,在行為心理學而言,有鼓勵作用,可為學童帶來成功感和開心;但久而久之,學童便會沉迷,不斷打機終成為單一娛樂,影響正常的學業和發展。
他覺得操控電腦半小時,眼睛便需休息一會,若玩電腦遊戲,一個小時為限應是合理的娛樂時間,學童玩電腦玩至上癮並非一下子的事,所以家長最好在子女開始用電腦時就要監察,一旦出現問題,必須向子女解釋,嗜好要多方面發展,鼓勵子女發掘各類自己喜歡的嗜好。
當子女開始不依約定的時間結束遊戲,例如說:「我重要打埋呢鋪」、「等我要攞埋啲分數」等,家長便要醒覺,這是子女失控的先兆。若子女有失控情況,可找親友或與子女同齡的朋輩等參與,若情況嚴重,則要求助社工或心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