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 強 - 吳靄儀

倔 強 - 吳靄儀

今天抄一段書:
「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不唱愛國調。非但不愛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拋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文字來自楊絳《我們仨》,頁177-8。有人看了有感觸,故而讓我抄錄出來,讓其他人分享。楊絳這本書不用介紹,沒有人寫死別的哀慟可以寫得那麼真切,因為沒有人寫父母子女間的嫟愛可以寫得那麼深。楊絳和錢鍾書這一對「文化人」夫婦,楊絳遠比錢鍾書高,錢鍾書永遠輸在太曲折淵博,楊絳文字淺直,深不可及的是情。
也許太遲了,走不及回頭路,又也許一向都沒有真才華,不然拋掉政治的包袱,做回只重私人感情的老百姓,把所見所聞,心裏的感受暢快地寫出來,豈不是好?九七的情懷,還未及有中文的創作記載,已經在記憶中次第消失了。那時我們許多人去,許多人留,留的人也不是無路可走,而是固土不遷,而是對這爿土地有一份承擔,願苦樂與共。從來最不知愛國情操為何物的就是最搶先愛國高唱入雲的一群,知道的人,終有一天要為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