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
距離台灣大選還有五天。目前選情緊繃。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投票前十日之內,各媒體不得發表候選人支持率的民意調查,以免影響民眾的投票意願(因為據說有些選民傾向把選票投給會贏的一方)。那麼在上星期三發表的最新民調,藍綠兩組候選人的支持率都十分接近,兩者距離並沒有任何一個民調顯示超過五個百分點。
上星期五的消息,台灣許多賭盤,已從連宋讓五十萬票(若買上盤,即連宋贏五十萬票以上才算贏,買下盤是連宋贏五十萬票以下算贏),下調至連宋讓二十萬票,以至開出沒有讓票的一比一的賭盤。有的莊家看形勢險峻,就封盤不接受賭注了。
台灣部份民眾傾向把票投給會贏的一方,是所謂「西瓜靠大邊」的文化。這種文化除了受民調影響之外,也受兩組候選人的造勢活動影響。綠營之所以從落後的民意支持率趕上來,與二二八台灣百萬人「手護台灣」的大規模造勢活動有關。二二八以後,許多人覺得綠營造勢成功,當選有望,於是投票意向趨於綠營。然而,上星期六藍營「換總統,救台灣」遊行的造勢活動,所展示的氣勢更形磅礡,原先藍營估計全台有一百萬人參加,後調整為估計有一百五十萬人,結果參加人數有三百萬,很多群眾是自動自發參加,而不是動員前來的。這個叫「三一三」(台灣話與「算一算」是諧音)的活動,給藍營帶來勝選的信心。
經過「二二八」與「三一三」兩次大規模的造勢,一般估計本星期六的投票率會再創新高。
二千年大選投票率為百分之八十二‧六九,是近十年來投票率最高的一次。現在由於留在大陸的台商比四年前大幅增加,加上選民對朝野政黨均感失望並有人發起「不投票運動」,因此先前有人估計,這次投票率會下跌至百分之七十八。但經兩次大活動後,藍綠營都將投票率的預估向上修正,並認為有可能超過百分之八十三。
投票率高有助於藍營勝選。原因是從來泛綠的支持者,其政治熱情都高過泛藍。泛藍的支持者可能因為天氣或家人旅遊等非政治因素而不去投票;但泛綠的支持者在較高政治熱情的主導下,不論天氣好壞或有個人生活的安排也一定去投票。因此,高投票率催出的票,較多是泛藍的支持群眾。
投票前十天,最後的民調,仍有百分乏二十左右是未決定會投泛藍或泛綠的。這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選民,被稱為隱性選民,而積極表態支持藍或綠的,則被稱為顯性選民。台灣的資深選務人員認為,全台灣來說,是淡藍的隱性選民較多,而台北市則是淡綠的隱性選民較多。總體來看,若隱性選民中愈多人最後前去投票,則對泛藍愈形有利。
民進黨的死忠選民,歷來有二成七左右。二千年大選時,因為有「棄連保扁」的效應,加上「政黨輪替」的訴求,使民進黨的得票接近四成,這次加上公投效應,以及「李登輝情結」的助力,能否衝破五成,實有不少的疑問。
總體來看,兩組的得票率應很接近,有人認為一千六百多萬選民勝負相差恐只有二十萬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