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專家發現,老鼠體內有能夠產生可阻止沙士病毒複製的抗體。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潘烈文指出,這有助人類研製沙士疫苗的評估及開發,但老鼠與人的構造不同,他相信最快需五年時間才能成功研製可安全用於人類身上的沙士疫苗。
綜合外電報道,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於剛出版的四月號美國《病毒學雜誌》中發表報告指,在實驗中發現感染沙士的老鼠並無出現沙士病徵,但沙士病毒能夠在老鼠的呼吸道和肺部進行複製。
研究人員待該批感染沙士的老鼠於感染病毒的二十八天後,將部份老鼠再次接觸沙士病毒,結果發現老鼠體內產生針對沙士的中和性抗體,病毒無法在老鼠的呼吸道和肺部複製。
研究人員又從感染病毒的老鼠體內提取含有抗體的血清,並將其注入從未受過沙士感染的老鼠體內,結果有關老鼠在接觸沙士後,體內並未出現病毒複製情況,成功避免感染病毒。該研究所認為,今次發現意味着可使用老鼠為動物模型來評估沙士疫苗,以及抗病毒藥物於防治沙士的效果,加快沙士疫苗開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