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央高度干預破壞一國兩制 - 陳雙

蘋論:中央高度干預破壞一國兩制 - 陳雙

一九八二年,鄧小平豪氣干雲地對着到訪的戴卓爾夫人,說中國新領導人不是李鴻章,說一九九七年中國必定收回香港的時候,中國政府滿懷自信,相信香港的中國人有能力治理好香港,不會給外國人看扁。
這種自信是有根源的。經過十年文革浩劫,中國共產黨終於痛定思痛,明白到無了期的政治運動只會把中國人民帶往萬劫不復的深淵,中國人需要安靜的環境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實事求是的方向證實是正確的。
一九八四年九月,中英兩國政府草簽《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政府就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作了十二點聲明,落實了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構想,當中包括第二條——「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第三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第四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當地人組成。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第五條更寫明「香港的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
中國政府之後花了四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香港特區的小憲法《基本法》及三個附件,進一步列明中央與特區的關係及特區日常運作法理基礎。在某程度上,特區的權限較《聯合聲明》收窄了,但大部份香港人都認為可以接受,因為大家都同意,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一向講信用,是有始有終的。
可惜的是,在《聯合聲明》簽署後二十年,《基本法》通過後十四年,香港回歸只不過六年多的今天,中國政府竟不惜一切去破壞當年的承諾,為的竟是怕管不了一個小小的香港,怕香港人有民主,怕香港人反共,怕香港人獨立,怕香港人奪去中央的生殺大權。鄧小平當年的豪情壯志去了那裏?中國領導人曾幾何時變得那樣膽小心怯?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昨日在北京又再重申:香港不可以單方面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中央由始至終都有決定權;又說甚麼人大常委可以決定特區進入緊急狀態;可以將特區通過的法律發回廢掉。這些都是《基本法》規定的,白紙黑字寫在那裏;京官一再「提點」,已不是法律闡釋,而是政治打壓。不相信港人,要收回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叫港人不要再做夢,這才是中共的真面目。
(圖)《基本法》已面世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