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斥評級機構說三道四

唐斥評級機構說三道四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首份預算案強調休養生息,但遭評級機構及部份立法會議員指控制開支不力,質疑未必能如期滅赤,唐英年反駁稱評級機構影響力有限,「(評級機構)有時可能喺度講風涼話,又說三道四嘅時候,未必一定代表着市場一定跟住佢哋(看法)。」他又否認發債是為赤字「填氹」,目的是促進金融市場發展。
唐英年昨聯同多名財金官員出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解釋預算案內容,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說,政府債券息率會參考三項因素釐定,分別為信貸評級、美國政府債券息率及債券需求,暫未能訂出實際息率,根據亞洲區發債經驗,十年期或以下債券較受歡迎。

未大刀闊斧滅赤受批評
唐英年強調,發債目的是促進金融市場發展,但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李家祥質疑,部份評級公司對預算案未能大刀闊斧滅赤有微言,可能對港府財政失信心而影響評級,唐英年反駁指當評級機構「說三道四」時,未必代表市場正按其說法發展。
政府經濟顧問鄧廣堯則說,削減公務員人手是未來數年減少開支的主要手段,此外還包括削減各部門開支,但具體削幅有待研究,他強調下年度預算案不是「等運到」。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香港代表P.Gruenwald表示,支持政府發債及研究銷售稅,但認為政府對中期經濟增長預測百分之三點三較保守。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關永盛在一個預算案研討會上指出,本港財赤嚴重,扣除特殊收入,下年度財赤達七百九十六億元,後年仍有六百多億元赤字,故港府目標於○八?○九年度開支上限為二千億元,已是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