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巴金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留下兩座豐碑,一座是影響幾代中國人的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另一座是晚年所寫的《隨想錄》,其價值更超出文學範疇,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巴金出身於四川成都官宦之家,《激流三部曲》就是以自己家族為背景,刻畫封建家庭對弱者的吞噬、年輕人為愛情的抗爭,「我的靈魂為着世間的不平而哭泣着」。文革結束後,重獲自由的巴金寫了五卷四十萬字《隨想錄》,探索人性之路、提倡講真話,被譽為「力透紙背、情透紙背」的「講真話的大書」,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痛定思痛的「懺悔錄」。

成就飲譽法意美
巴金文學成就裴然,曾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意大利國際但丁獎、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外國院士等,八四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