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有報道指滙控在歐美股市下跌,因而亦拖累香港上市的滙控(005)股價。日前有讀者email詢問,香港股市是否滙控股份交投最活躍的市場?今日不妨略為討論此問題。
在滙控的網頁(www.hsbc.com)中,分別顯示滙控在倫敦、香港、紐約及巴黎4個交易所買賣的股價,據《路透社》的資料顯示,滙控在過去3個月於巴黎的平均成交股數,大約每日在二、三萬股。至於在紐約,滙控ADR的成交量,在過去3個月每日平均大約為40多萬股。由於滙控在美國的ADR,一股ADR相等於5股香港上市的滙控,故平均每日成交40多萬股ADR,便相等於香港上市的滙控200多萬股成交量。
至於在倫敦上市以英鎊買賣的滙控普通股(代號為HSBA),據《路透社》的資料顯示,在過去3個月,每日平均成交量達4千萬股。由於滙控在香港及倫敦是DualPrimaryListing,一股在倫敦以英鎊交易的滙控,是相等於一股在香港上市的滙控,故倫敦的滙控每日平均成交4千萬股,便相等於香港成交的4千萬股。
香港上市的滙控,雖然交投頗大,但資料顯示,在過去39個月,每日平均成交量僅為千多萬股,綜合上述4個地方,暫時滙控在倫敦的交投最為活躍。根據倫敦交易所的資料顯示,滙控在今年1月及2月的總成交量分別為9.5億股及8.2億股,香港上市的滙控,在1月及2月的交投量則為2億多股及1.97億股,可見近期滙控在倫敦的交投漸超越香港。故此,筆者猜測,滙控在倫敦以普通股上市,代號HSBA,其股價的波動對香港滙控影響較大,反而美國上市的滙控,由於交投疏落,意義不大,故滙控的真正戰場,可能已由香港移至倫敦。
讀者如欲知滙控在上述4個市場的股價升跌,可到滙控的主網頁瀏覽,它提供了在這4個市場的15分鐘delay股價。
昨日滙控在跌至119.5至120元水平時,再次出現散戶鬥大戶的局面,買方(Bid)於119至119.5元多次出現達千個散戶買盤,賣方(Ask)雖然掛上的牌數較少,僅得百餘個牌,但輪候沽出股數卻極多,達5百多萬股,因而令昨日滙控的股價於119.5至120元水平出現膠着狀態。
近期一次出現類似上述「散戶鬥大戶」的局面,是在今年2月2日,當滙控逼近120元水平時,隨後滙控於翌日進一步略為下試118元水平,之後便能止跌回升,不知這次會否出現同樣情況?
最後,由於股息及英國稅務的關係,相信短期恒生(011)股價的支持力較滙控強。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