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月份貿易赤字擴大至破紀錄的430.6億(美元.下同),比12月的426.9億還要大,出口總值大跌1.2%,主因亞洲爆發禽流感和美國發現瘋牛症,令家禽和肉類出口急降40%;至於進口則受油價上升及消費者增加購買進口衣物和家具,令進口總額僅微跌0.5%,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和美滙跌幅已不少的情況下,美國仍無法將貿赤收窄,足見不平衡現象之嚴重。
若有細看貿赤數字細分,美國與歐元區貿易逆差由12月份的111億,下降至1月的66億,與英國之逆差則由20億跌至僅有4億,與日本之逆差亦由57億微降至52億,只有與中國的貿赤由98.74億增加至114.77億,增幅高達16.23%,還有與其他亞洲國家之貿易逆差也略見擴大。
從上述數字可看到,美元下跌(歐洲貨幣急升)影響之重擔,大部份落在歐元區和英國的肩膊上,亞洲大多數國家貨幣不是與美元掛鈎,便是政府積極干預本身貨幣升勢,毫無承擔之餘,更從中受惠,最終會否惹來美歐之不滿,在無計可施之下,要嘛掀起另一輪滙率戰,甚或被迫設立保護壁壘,實不容忽視。
美國貿赤創歷史新高消息傳出後,美股出現急跌,原因不難理解,皆因人們或開始對美國經濟能否保持良好增長抱有懷疑,但美元卻出現背馳,當天曾兌歐元和英鎊分別升至1.21和1.79,則有點令人摸不着頭腦。究竟是因為美國與歐元區和英國的逆差大幅收窄,抑或大戶震美元淡倉行動仍未完結,甚或有其他原因?總之好戲還在後頭!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