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新股貸款銀行風險低

曾淵滄專欄:新股貸款銀行風險低

運氣很好的唐英年竟然出師不利,他第一次發表財政預算案後,港股連跌兩天。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唐司長,這麼巧這兩天美股也下跌,港股下跌的更大的原因是美股下跌。
雖然港股近日表現不佳,但新股上市依然是很受歡迎,中國最大的晶圓廠中蕊國際(981)上市,竟掀起一片貸款潮,一些銀行在報上大刊廣告,以一口價500元作招徠,只要付500元的費用,就可以借100萬以上來申請50萬股,這500元已包括了利息、買賣服務費,若在上市第一天就賣掉所配售的股票,則連佣金也省掉,這的確是相當有吸引力。
銀行這麼做,這麼瘋狂的大額借錢給客戶買股票,風險大嗎?表面上看來的確是,但我認為銀行一點風險也沒有,因為當大量客戶大量的借錢來申請新股時,每個人所能配到的股份是很少的,他們所配到的股票所需要的錢肯定低過借錢者所提供的本金。因此,當中蕊國際申請過程一結束,銀行借出去的錢就百分百回到銀行手上,銀行實際上一分錢也沒借出去,何來風險?這一口價500元就是純利了,積少成多,一人500元,1萬人就500萬,看中蕊國際上市時市民排隊領取申請表格,反應肯定非常好。
這幾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與人大開會期,總理溫家寶提出壓縮經濟的政策。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高達9%,溫總理認為過熱了,要降溫。一提到降溫,許多人馬上想到加利息,但昨天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說目前還沒有加息的計劃。不加息,另一個方法是控制銀行貸款,但是,除非是1994年朱鎔基式的一刀切,否則中央政府如何有效地控制銀行貸款呢?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銀行為了利潤,為了其他種種的原因,控制貸款是不容易有效地推行。因此,可以說刺激經濟不易,但要為經濟降溫也不容易。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