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民貴君輕 - 李怡

李怡專欄:民貴君輕 - 李怡

李怡專欄

出席北京兩會的港區人大代表、政協要員,好些人都在為中共所定的「愛國論」加溫,對前往美國出席國會聽證會的李柱銘大張撻伐,張五常在專欄中也指責李柱銘此行有損國家尊嚴。
然而,甚麼是國家?全世界對國家的定義都是:人民、國土、主權。中國當前的掌權者,多次宣稱要「以民為本」,也就是說,國家的三元素中,以人民的元素最為重要。古代對「民本」的主要闡釋見於《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社稷,原指以農立國的帝王所拜祭的土神和穀神,後來就泛指國土。君是帝王,在帝制時代,帝王就是國家主權的代表,也是政權的代表。因此,孟子所說的民、社稷、君,實際上與現代國家的概念是相一致的,即等同於人民,國土、主權。民本思想,就是國家的三元素中,人民的權益應最重要,國土的重要性次於人民,君權即行使國家主權的政權,國土的重要性次於人民,君權即行使國家主權的政權,應列為最不重要的位置。
為甚麼要把三者分輕重呢?因為這三者有時是有矛盾的。為了人民的安危、利益,有時不得不犧牲一點國土,為了人民的安危、國土的完整,有時也不得不委屈一下君王,或釋放一點國家主權給外人(比如滿清時的領事裁判權、海關權等等)。

人民的尊嚴,人民的權益,應列為最重要,比政權的尊嚴、政權的權力更重要。這是民本思想。因此,蔣彥永為了沙士疫潮損及人民的權益,而不惜向《時代》周刊洩露被視為「國家機密」的「疫情」。他明顯地有損政權的尊嚴,但卻維護了人民的尊嚴與權益。李柱銘出席美國的國會聽證會,大約也有損中央政權與特區政權的尊嚴,但卻維護了香港市民的尊嚴,向全世界宣稱,香港市民應有我們的政治權利。而且,更進一步向內地同胞宣示,中國內地的人民也應該有同樣的政治權利。蔣彥永給中央寫信,要求平反六四,這封信被傳到外國人手中,並廣為報道,當然也會有損中共政權的尊嚴,但卻維護了中國人民的尊嚴,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在高壓之下,儘管貪生怕死是最基本的人性,但也有人會站出來,為六四期間被無辜殺害的人民說話。蔣彥永、李柱銘是真正的勇士,他們把人民的尊嚴,人民的權益,置於政權的尊嚴與權益之上,當然更是置於個人利益之上。中國或香港特區政府若真正實行「以民為本」,就應對蔣、李二人予以肯定。

昨天「論壇」版發表江棋生的文章,他希望更多人效法蔣彥永,打破沉默,痛快說出自己的心裏對六四鎮壓的真正想法。然而,九七年吳祖光在政協文藝組發言表示鄧小平在處理六四問題有錯時,無人附議;蔣彥永在給中央的信中表示,他所認識「各行各界的人,在心裏都清楚,六四鎮壓是絕對錯的」,但十五年來,還是只有極少人講出心裏話。這是中國內地實際上實行的不是「民貴君輕」而是「君貴民輕」的高壓政治之原故。
內地人如懍於高壓,不敢說真話倒也吧了,但港區的人大政協,何以對蔣彥永的信,一點表示都沒有呢?不顧內地人民的權益與尊嚴,倒也吧了,何以要跟着君權政治的屁股,對香港的民權大張撻伐呢?真是可恥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