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周三公布的1月貿赤由12月的426.9億美元擴大至430.1億美元,但破紀錄的赤字對美元的打擊僅曇花一現,美元除了兌日圓走勢偏軟外,兌歐洲貨幣和高息貨幣均能延伸升浪,其中又以高息貨幣的跌幅更加驚人。
身兼德國央行行長的歐洲央行委員韋爾特克表示,德國經濟出現復甦迹象,但步履蹣跚,他又指對德國經濟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並非滙率的強弱,反而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不過,言論並沒有對歐元滙價起到提振作用。
市勢明顯由技術層面所主導。美國破紀錄的貿赤只打擊了美股,令杜指跌至今年低位收市,但美元並末隨步。由於高息貨幣在過去3個月升幅甚大,故在美元悲觀情緒漸見淡化之際,補倉盤紛紛湧現,跌幅亦相對較大。
利淡消息陸續出現,亦是高息貨幣回吐的誘因。英國周初公布的貿赤創紀錄新高,喚起了市場對英國經濟的隱憂,而澳洲昨日公布的就業數據亦較預期遜色,新西蘭央行則未有如市場預期般加息,均令英鎊、澳元和紐元等3大高收益貨幣遭受重創。
日圓逆勢而上揚,市場相信是利差交易回補所造成。由於日圓息低,不少投資者早前均借入日圓,轉投氣勢如虹的高息貨幣,以賺價賺息,如今美元漸見翻身有力,市況開始不明朗,套息客為了減少風險而平倉離場,亦是無可厚非,但補倉潮卻造成了高息貨幣暴跌、低息日圓卻逆勢升的畸形現象。
日圓升而歐幣跌,正好是筆者過去兩日在此所預期的趨勢,可惜由於截稿時間與本文見報日存在了時差,未能及時向讀者作出適當的入市推薦,更往往有「蘇州過後冇艇撘」之慨。大家必須明白的是,滙市在亞洲時段很少大幅波動,反而趨勢經常要待紐約時段才較明顯,形成附列的「入市建議表」存在了先天缺陷,故希望大家對建議不要過於認真,作為參考則無妨。
滙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