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唐英年司長的財政預算案,幾乎沒有講及樓市,只預算來年度的土地收入為一百二十億元,雖較今年度大幅上升約一點五倍,但業界指出,單是在勾地表內,政府已放入價值逾百億元的地皮,供發展商申請,司長上述的估計稍嫌保守。至於財政預算案未有顯著着墨於地產市場,地產發展商及業界卻普遍感欣慰。 記者:林志光、鄺敏琪
預算案公布後,昨日多個大型屋苑有業主反價,其中大角嘴維港灣有半數業主反價,比例最高;反價幅度最大的為鴨脷洲海怡半島及觀塘麗港城,達百分之十。
對於政府審慎估計土地收入,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謝偉銓指出,政府可能考慮到樓市剛開始復甦,其間或有波動,及發展商審慎運用資金,故勾地表內雖有數幅動輒上十億元的大型土地,但政府對地皮能成功被勾出出售,不抱太大寄望。因此,預算案只保守地估計透過賣地及招標的收入只得四十五億多元;修契及換地交易的補地價收入更難估計,然據他了解,近期因樓市向上,發展商均已加快補地價步伐,因此應不難達到預算。
九龍倉助理董事黃光耀也認為,以目前市況,一百二十億之數應輕易達標,假如政府在補地價及勾地底價上肯稍「手鬆啲」,超標完全不是問題。
業界估計勾地表內的十四幅住宅地皮,如成功售出,可帶來逾百億元收入;另政府目前正處理中的較大型補地價項目如荃灣楊屋道、沙田道風山及大角嘴船廠宿舍等,和十數宗工地轉酒店項目,已穩可帶來數十億元收入。
另外,新鴻基地產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對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表示歡迎,認為預算案清晰顯示「以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經濟政策,反映政府以務實進取的態度,力求在削減財赤和維護民生之間取得平衡,所建議的措施使社會可以休養生息,在經濟好轉形勢下,逐漸恢復元氣。他指維持現有稅率將有助保持香港競爭力。
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總監何伍燕榆認為,預算案對樓市着墨不多,屬意料之內,集團無計劃加快推盤步伐。
地產界人士普遍對政府積極不干預的做法表示歡迎。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說,預算案中並無針對樓市的措施,反映政府退出樓市的決心。他預計今年私人住宅樓價尚有百分之十的升幅。
香港置業董事胡日發認為,不徵收新稅項及維持差餉水平,可為樓市帶來更有利的投資環境,對正在復甦的樓市有正面作用。
另外,美聯物業於預算案公布後,訪問了二百名客戶,結果顯示三成人對後市的信心增強,四成受訪者則認為樓價會繼續上升。利嘉閣另一調查也顯示,三成六受訪者於報告公布後入市信心增強,計劃在三個月內置業。
對於樓市是否有炒風出現,唐英年拒絕評論,只稱「許多發展商都說,樓價應該由市場主導;」他認為,政府基本不宜評論市場是否過熱,只會透過勾地表提供土地,勾與不勾,市場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