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卻削資 變成大輸家<br>教育福利撥款增加

大學卻削資 變成大輸家
教育福利撥款增加

【本報訊】本港下年度經常公共開支預算高達二千一百八十八億多元,較今年度增加百分之零點七,其中教育仍然屬最大的開支項目,佔總開支的兩成二;近五百億元的教育開支亦較本年度增加百分之二點四,是政府財政緊絀下仍能增加開支的罕有政策範疇,社會福利開支更較去年增加百分之六點三,預算高達三百三十七億元。 記者:麥志榮、倪清江、謝明明

下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按政策組別劃分,只有四個範疇的開支較本年度上升,當中以社會福利及教育開支增加最多,其餘政策範疇的開支均被削減(見表)。
○四至○五年度的教育類別經常公共開支,將由本年度的修訂預算四百六十七億元,增至預算四百九十二億元,增長百分之二點四,但若與去年的原本預算開支比較,則減少約七千萬元;連同非經常性開支,新年度整體教育開支為五百九十五億元,較本年預算減少百分之二點四。

教育界抗議有成果
在各項教育項目的撥款方面,小學及中學都有增加,大學方面則是大輸家。小學雖然有縮班問題,但新年度小學方面撥款將增加百分之九,總撥款達一百一十七億元,新增開支主要用於推行全日制及課程改革;中學方面的撥款也會增加百分之七點五,至近一百七十億元,在新年度中六學額將增加約七百個。
為彌補因取消對城大及理大部份副學位課程的資助,而導致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人數上升,學生資助辦事處所得撥款將大增三成二,至三十七億多元,部份新增款項將供報讀有關課程人士申請資助。
不過,大學的整體撥款減少近一成四,由本年度近一百四十億元減至一百二十億元。
教協會長張文光認為,新年度的教育經常開支預算得以保持與本年度的原本預算相約,是近月教育界抗議削資行動的成果,「𠵱家算係屋漏,否則嘅話實會再削,到時更加屋漏兼逢夜雨。」
他解釋說,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曾經透露,每年因自動薪酬調升及應付教改的開支,便需增撥約二十億元,故當局維持來年度的預算,與本年度原本預算相約,實是削減了約百分之四,差額主要是靠小學縮班及削減大學撥款彌補。

其他經常公共開支項目中,社福開支也較去年增加百分之六點三,高達三百三十七億多元,然而,當中給予社會服務的撥款卻削減五億六千萬元。
社會服務聯會對此表示失望,並要求政府未來兩年不再削減社會服務開支,○七至○九年度則視乎當時的經濟情況。

環境及食物減幅大
除教育及社福之外,有增長的還有房屋政策範疇,下年度預算開支為一百二十八億元,比今年度增加百分之零點二;輔助服務開支為三百一十二億元,增加百分之零點九。
但其他項目的預算開支都有減少,減幅最大的是用於環境及食物的開支,只有八十一億元,比今年度減少了百分之四點四;其次是社區及對外事務,開支為七十一億元,減幅達百分之四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