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人民幣存款逾20億元

本港人民幣存款逾20億元

【本報訊】自去年沙士後,中央先後推出三招救港,包括《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港辦人民幣業務及自由行,以刺激本港經濟。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透露,自上月二十五日至上周末十個工作天的時間,本港人民幣存款已超過二十億元。內地訪港旅客使用人民幣信用卡在港簽帳的數額,每日平均達二百六十萬港元。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目前共有三十五家香港銀行提供人民幣存款、兌換及滙款服務。在業務建立穩固基礎後,特區政府會與內地磋商進一步擴展其範圍。

CEPA需不斷擴展
而實施自由行,唐英年稱,受惠於該政策,去年訪港旅客達一千五百五十萬人次,雖較○二年跌百分之六,但仍是第二高紀錄。自由行已在北京、上海和廣東省大部份城市實施,五月擴至整個廣東省,屆時約有一億名內地居民有資格來港。
至於CEPA,本港有三百七十四類產品,可以免關稅輸往內地,其餘貨品最遲於○六年一月一日前亦可享有零關稅。自CEPA於一月一日實施兩個月以來,已批出超過三百份CEPA原產地證書,受惠貨品貨值約一億五千萬元。
唐英年表示,CEPA實施初期,可能會在執行細節上遇到困難。他呼籲,若業界發現有哪些環節出現樽頸或行政障礙,請立即向政府反映,內地和香港定必盡快處理。他又指,CEPA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平台,會繼續努力鞏固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