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Fund論市:善用基金投資鋸大樹

談Fund論市:善用基金投資鋸大樹

在不少投資者眼中,基金是一種實現長線目標的投資工具;亦因為是一種長線投資的工具,令到部份人有種錯覺,以為買基金會令資金被綁死,因而對之卻步。他們寧願每月將儲蓄存入銀行,賺取微不足道的利息,然後在儲夠「彈藥」之後,才進軍股市。

可是,他們並沒有察覺到,在累積本錢期間,很易會讓投資機會白白溜走。就算是一些有足夠資金可以隨時一擲千金買入心水股票的投資者,往往亦因為市況波動,無法捕捉入市的準確時機,以致投資未能得心應手。
面對這樣的窘境,投資者可有其他出路?事實上,透過基金每月儲蓄計劃,便可以解決以上問題。計劃除了可以一邊儲錢,一邊分散投資之外,更可以讓投資者輕易接觸到全球金融市埸,把握各地投資機會。
首先,投資者必須明白,時間是投資的最佳拍檔。要爭取資金增值機會,就要及早開始投資,切莫等待。當然,投資年期愈長愈好,因為這樣便可以利用已有回報賺取更多收益,充份把握「複利增長」的效益。

「平均成本法」具效益
從「附表1」可見,只要有充裕的時間,即使是細額投資,亦可增長成為一筆十分可觀的資金。然而,在投資的過程中,要完全準確地做到「低買高賣」是沒有可能的,長線保持定期投資,才是最明智的入市方式。
這種投資方法,更可因為市況下挫而得益!此話何解?透過基金儲蓄計劃作定期投資,供款會在價格下挫時買入較多單位,上升時則買入較少單位,從而減低平均認購成本。事實上,在先跌後升的市況下,定期投資的回報更可能會高於同時期的一筆過投資。這就是「平均成本法」的好處。
「附表2」顯示了平均成本法如何發揮效益:假設某項基金在6段投資期內,單位價曾由10元下跌至8元的低位,並於升上11元後再回落至10元。若最初一次過投資6000元在這項基金,最終這筆投資將仍然只值6000元。然而,倘若分段每次投資1000元,就會因為平均成本法發揮效益,令平均每單位認購成本下降至9.3元(6000元/644.6),從而獲得446元利潤。

保持投資捕捉升浪
歷史告訴我們,一般股市經過大跌,假以時日後始終都會回升,而短期走勢則往往變幻莫測。因此,捕捉升浪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投資。如參加每月基金儲蓄計劃,便可盡享平均成本法的好處。這就像刀仔鋸大樹般,每次付出少少,但最後卻可能獲得比斧頭砍大樹更可觀的回報。
其實,世界各地無數的投資者,早已運用基金作為儲蓄工具,藉以把握增值機會。透過靈活的基金投資,不但可以建立切合個人需要的儲蓄計劃,更可滙集其他投資者的資金,享有大型投資者專享的好處,進軍環球股市。故此,投資者應放眼世界,不該將目光集中在本地股票市場。

要達標須持之以恒
明顯地,投資國際股市可以是十分有效的創富途徑,藉着各類基金可以盡攬環球投資良機及減低風險。坊間有些基金公司,只需要投資者每月撥出1000港元,即可透過基金儲蓄計劃參與環球股票、債券及貨幣的投資機會。這樣廣泛地將資金分布在眾多不同市場,有利於減輕風險,增加回報。
簡而言之,參加每月基金投資計劃,一方面既可儲錢,另一方面亦能分散投資,若能持之以恆,要達成投資目標,可謂指日可待!
崔永昌
怡富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
www.jffund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