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財政預算案為滅赤訂下目標,預計再過四年赤字日子之後,到○八至○九年度,可錄得盈餘六十億元,公共開支總額佔本地生產總值降至百分之十七之下。不過,評級機構及會計界質疑,政府是基於對今後五年平均實質經濟增長達百分之三點八的樂觀預測,以及可成功出售近千億元的政府資產才得出此數,其假設十分危險,若情況有任何逆轉,預測隨時泡湯。 記者:尹彥超、丘倩瑜
唐英年指,由於財政儲備投資收益、利得稅及印花稅收入較先前估計為高,○三至○四年度財赤由去年十月估計的七百八十億元減至四百九十億元,財政儲備僅下降至二千六百六十四億元。預計○四至○五年度赤字可減至四百二十六億元,儲備未來五年會維持在一千五百億至二千二百億元水平,相等於七至十個月的政府開支。
明年財赤收窄,除了因為發債集資二百億元外,又預期可出售政府資產套回一百七十億元,包括將五隧一橋收入證券化所得的六十億元,機管局向政府歸還六十億元股本,以及出售學生貸款的五十億元。○五至○六年度則預計可售產套現三百一十億元。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當中包括兩鐵合併後售股及機管局上市,若兩鐵合併不成,亦計劃將九鐵單獨上市,以及出售地鐵第二批股份,之後可出售的資產包括迪士尼主題公園、郵政局及水務署等。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預算案中平衡財政的長遠方案偏向保守,主要仍依賴經濟增長、出售資產及賣地收入的樂觀假設,卻未有結構性的改變,尤其是未能針對稅基過窄的問題,政府的財政依然容易受到外來衝擊及經濟逆轉的影響。
另一評級機構、惠譽國際聯席董事劉曙明亦指出,未來政府收入仍依賴經濟復甦,並未有具體措施解決經常性入不敷支問題,故若經濟並非如預期好轉,本港財赤將再度攀升。惠譽會密切注視港府滅赤進度,暫無意調整本港評級。他又指政府並未就開徵銷售稅定下時間表,在目前通縮改善及經濟利好條件下,卻對推出新稅項緩慢行事,故他感到失望。
會計師公會副會長陳茂波表示,難以理解新一份預算案對未來數年的開支預測,竟然比去年梁錦松的預算案預測有所增加。他認為,政府理財應有紀律,經常性開支應以經常性收入填補。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王尹巧儀形容,政府預測○八至○九年度滅赤是玩弄數字遊戲,因為該年度的政府經營收支仍有赤字五十二億元,政府只是預計可藉出售資產套回一百一十億元來填補;至於該年度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十六點九,亦是基於經濟增長,觀乎該年度政府經營開支仍達二千億元,可見政府並無大力瘦身。她又指政府預測下年度的赤字甚至比去年梁錦松預測的三百八十億元多,若不計算發債收益,赤字將高達六百二十六億元。
德勤全國首席知識主任及資深稅務合夥人羅盛慕嫻指,政府須確保經營開支持續減少,才可達致滅赤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