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債券200億 發債填氹避加稅<br>唐英年首份預算案等運到

發行債券200億 發債填氹避加稅
唐英年首份預算案等運到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公布其上任後首份財政預算案,在「休養生息」的主題下,避免進一步調整薪俸稅及利得稅等主要稅項,還延長供樓利息扣稅等優惠,唯一大動作是提出下年度發債二百億元的大計,以在巨額財赤下資助政府的基建項目。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何順文指出,相對於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急於短時間內滅赤,唐英年是希望透過經濟復甦,政府收入自然增加而令財赤消失。但唐英年強調:「唔怕人批評我等運到」,並自詡首份預算案最困難的決定,是「有勇氣決定唔加稅」。
整份預算案最具創意的建議,是今年底推出自訂車牌號碼計劃,讓車主自由組合車牌。至於具爭議性的商品及服務稅(銷售稅),一切還待今年底有關委員會完成研究報告後,再籌備至少三年,即最快到○八年才實施。
對於這份在選舉年推出、「政治上安全」的預算案,立法會大部份政黨除反對開徵銷售稅外,基本上認為可以接受;只有勞工界批評沒有照顧基層市民,缺乏製造就業機會良方。 記者:陳沛敏、丘倩瑜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宣布○四年度發行不多於二百億元的債券,為港府十多年來首次發債。為吸引小市民入市購買,「平民債券」最低認購金額預計只需五萬元,年息回報不多於五厘。學者認為政府債券適合一些求穩陣回報的投資者,因在目前低息環境下,回報應較存錢在銀行戶口收息佳。
唐英年在預算案中宣布,發債可籌集基建資金、發展本港債券市場,並為投資者提供選擇,尤其是目前銀行存款總額達三萬六千億元,在利率低企、回報極微的情況下,是發債的好時機。他說,發債二百億元是因非經常帳的赤字預計為一百六十億元,也不排除日後再發債,但強調發債「唔係等如無限額嘅信用卡」,不會用作應付經營開支,也絕不會借債度日。政府債券的收益會全數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

港元債券息率較高
庫務局官員透露,昨已發信邀請本地銀行代理將來的發債工作,未來三個月會進行立法,倘獲立法會通過,預計今年底可發行首批債券,明年四月前再發第二批,預期會發行五年期債券,年息不超過五厘。
債券分港元及外幣兩種,本地投資者也可購買外幣債券。發債以小市民及本地機構投資者為主要對象,在海外發行的數目估計不會超過十億美元(七十八億港元),而港元債券息率會較外幣債券略高。
目前在港流通的港元債券約值一千九百億元。政府會把政府債券在交易所上市,普羅大眾可在交易所買賣,從而促進政府債券的二手市場,小投資者將來可透過股票經紀進行買賣。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認為,政府債券回報穩定且風險低,適合一些要求穩陣回報的投資者,在目前低息環境下,若政府債券年息達四至五厘、票面值五萬元,每年將有二千多元利息,頗具吸引力。

不過,冼日明提醒小投資者購買債券前,應留意發債機構評級、認購費用及轉手交易費等,來年利率走勢也會影響債券價格,「市民可以比較其他投資工具回報率,先決定買唔買政府債券,最好係用閒錢買,穩陣收息好過存入銀行。」澳洲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中小企小組主席馬偉邦認為,去年全球經濟好轉,加上香港有很多有價值資產,目前是發債的適當時機。
據了解,政府向投資銀行發出的邀請書未有列明年期、息率及貨幣等細節,但相信息率不會太高。市場人士也指出,若政府發港元債,相信息率會遠低於五厘,因目前五年期外滙基金票據息率只有二厘半,十年期外滙基金票據息率也只是三厘七,政府債券息率斷不可能太偏離這個參考息率,否則「邊個買外滙基金票據,全部賣晒去買政府債券。」

基建發債無損評級
評級機構惠譽國際聯席董事劉曙明說,政府為基建項目發債不會影響評級,除非發債是為彌補經常性收支失衡。標準普爾則指出,發債不應改變政府改革稅制和滅赤的決心。

立法會外昨有多個團體請願,要求政府不要加稅,加重巿民生活負擔。
李家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