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標準普爾主權及公共融資評級董事周彬昨日表示,估計去年有400億至500億美元(3120至3900億港元)的熱錢,因憧憬人民幣滙率升值流入中國。國家外滙管理局同日也公布,截至去年底共收到的全國各外滙指定銀行報送的大額和可疑外滙資金交易報告,在去年3至12月間累計264.95萬宗,涉6617.92億美元。
市場人士相信,有關可疑交易相信有部份是指上述炒作人民幣升值的熱錢。身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市的周彬接受外電訪問時作出上述估計。他指出,若人民幣一旦升值,該筆熱錢也會很易套現調離中國。他又預期中國即若改變人民幣滙率機制,相信也會改與一籃子掛鈎。
外滙局則在網頁公布上述數據時表示,平均每月各地銀行都及時向外滙分局移交逾2000個需繼續核查的企業和個人的名單。踏入今年,該局將按照人民銀行反洗黑錢工作部署,繼續完善外滙領域反洗黑錢工作機制。
內地《金融時報》同時引述外管局局長郭樹清稱,完善人民幣滙率機制不代表要升值,炒作人民幣升值的熱錢可能要付出高昂代價,並預期今年炒作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可略紓緩。
《中國日報》則引述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局長戴根有表示,保持人民幣滙率在相對穩定的水平是適當的。但他也指出,人民幣的真正滙價計算可考慮與一籃子貨幣的互動關係,但這安排沒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