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持環境衞生雖能防止傳染病,但物極必反,「太乾淨」或會削弱小孩子的抵抗力,令他們更易患上鼻敏感、哮喘、濕疹等疾病。全港每二十名小孩就有一人患上濕疹,情況比廣州更嚴重。香港大學醫學院皮膚科主任陳衍里副教授估計,這或因為香港太過「城市化」,動輒講求無菌,令小孩子免疫系統出現不正常的失調。 記者:雷子樂
濕疹俗稱「奶癬」,感染成因至今仍然未明,醫學界估計這與遺傳基因有關。陳衍里說,若父或母任何一方有哮喘或鼻敏感,孩子就有三成機會患上濕疹;要是父母兩人同時有這些疾病,下一代患濕疹的機會更高達八成。
此外,環境太清潔,可能是導致濕疹在小孩身上肆虐的另一元兇。陳衍里引述一項研究指出,香港小孩患上鼻敏感、哮喘、濕疹的比例,較廣州還要高。由於兩地民眾的遺傳基因極為相似,他認為,這可能是香港的環境太「城市化」,四周愈來愈潔淨,令在這裏成長的小孩免疫系統出現不正常的失調。他解釋,小孩子若在早期已被病毒入侵,或會有較強的免疫力。香港小孩患濕疹的比例較多,相信是遺傳基因加上後天免疫系統失調而引致。
小兒濕疹一般在兩歲前就會發作。患者會出現皮膚發紅、乾燥、紅腫、痕癢、有水泡、滲出液體等症狀。一歲以下的患者,濕疹多在臉部出現;一歲以上的患者,多會在手腳的關節位置、內側出現濕疹。炎夏令孩子多汗、寒冬令人皮膚乾燥,都是孩子濕疹發作的高危時節。
陳衍里指出,曾有病人受濕疹所困,萌輕生之念。目前大部份治療濕疹的藥膏都含類固醇成份,多用或會令患者的皮膚變薄,抵抗力變差,身體多毛、皮膚色素不平均等副作用。
陳衍里強調,市面上最近推出兩隻不含類固醇成份的治濕疹藥膏,但價錢較含類固醇藥膏貴十至二十倍(約數百元一支),醫管局應該不會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