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
今後十天,俄國和台灣都將舉行總統大選,並且都是第三次全民直選總統:俄國是這個星期天(十四日)選,台灣是下周六(二十日)選。台灣的選情相當激烈,陳水扁和連戰兩組候選人,勝負難料。但在俄國,各種民調和迹象都顯示,現任總統普京將會在幾乎沒有甚麼有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輕鬆地勝選連任。
這很大程度上在於俄國過去幾年,在普京領導下,進行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走充份的自由市場道路,並實行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致使俄國的經濟迅速增長,國際地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俄國人對普京更有信心。
在普京執政的過去四年中,俄國不僅繼續葉利欽時代開始的改革開放、走向民主的進程,並且深化改革,使俄國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例如,在外交方面,普京政府和美國改善關係,雙方簽署了大幅削減核武數量的條約,俄國還和北約建立了合作關係,同意北約東擴,增加七個原東歐國家,從而使北約成為二十六個成員的全球最大軍事體。
在反恐上,俄國強力支持美國,在九一一事件發生時,第一個給布殊總統打電話慰問的外國元首,就是普京。俄國還對美國鏟除塔利班的阿富汗戰爭給予支持,包括開放周邊基地和領空等,供美軍使用。
普京執政後,大幅削減軍費,致力發展教育。俄國的軍費開支高峯時曾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十二,現在則減到僅佔百分之五。當年蘇聯有四百萬軍隊,現在則削減到六十五萬。俄國的軍費開支不到中國的一半。俄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達到了教育投資超過了軍費開支。
在經濟上,則大刀闊斧地推行私有化,實行被很多中國知識人譏笑和批評的「震盪療法」,即一次到位,全面私有。前俄國政府經濟改革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薩克斯(Sachs)說,這就像跳壕溝,必須鼓足力氣,一個箭步衝過去,如果分兩步,一定會掉到溝裏。俄國的全面私有化,帶來良果:
九十年代初,俄國的產品只有百分之五來自私營企業,現在這個數字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九十年代中期,俄國石油年產六百萬桶,現在超過九百萬桶,僅次於全球首位的沙特阿拉伯。俄國的石油出口現已佔全球市場的十分之一。列寧斯大林時代被國有化的土地,通過私有化被歸還人民,俄國通過議案把相當於四個法國的俄國土地全部私有化,人們可以擁有土地,自由買賣,從而使蘇維埃集體農莊完全成為歷史。
俄國前年初還把個人所得稅從百分之三十削減到十三,實行了單一稅率,而不像美國等西方國家有稅率等級。俄國的個人稅是整個歐洲除愛爾蘭之外(百分之十二)最低的。結果俄國的稅收比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因減稅刺激了經濟,個人收入增加了。
一九八八年,蘇聯有六分之一的人口每年收入不到九十美元。去年,俄國人均收入增加到三千二百美元,是中國(人均八百八十美元)的三倍多。現在俄國百分之五十二的家庭有私人汽車(中國每百人有零點六輛)。
去年,俄國經濟增長高達百分之七點三,失業率從三年前的兩位數降至百分之六。二月二十八日《紐約太陽報》報道說,全球超過十億美元資產的富豪總共有五百八十七名,其中紐約市富豪最多,佔名單總數的百分之六,有三十五人,其次就是莫斯科,佔百分之四,有二十三人。正是俄國真正實行的市場經濟,走向私有化,才使人民真正富起來,出現這麼多的億萬富翁。因而《華爾街日報》曾發表題為「俄國的復興」的社論讚賞說,現在俄國的狀況可能是彼得大帝時代以來最好的。
正是俄國出現這樣的變化和進展,多數人民才會滿意;才會用選票和信任,準備再次讓普京坐總統的位置,當「公僕」繼續服務人民。
……………………………………………………
作者為旅美中國學者,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