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調查:減價促銷質素呈偏差<br>歐洲車不及日本車

可靠性調查:減價促銷質素呈偏差
歐洲車不及日本車

【本報訊】美國最新發表的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日本車仍然遠勝歐洲車,平均每一百架一年車齡的日本車只出現十二個故障,歐洲車的故障比率則高達二十個。本港的汽車維修業人士指出,歐洲車近年為了降低車價與日本車爭奪市場,零件的質素控制可能出現偏差,而本港歐洲車的電子和電器毛病確較日本車多。 記者:麥志榮

美國消費者刊物《ConsumerReports》向四百萬名讀者發出問卷,調查他們的座駕曾否發生十四類汽車故障,包括引擎故障、電子零件故障等,結果共獲六十七萬名車主回應。
根據車主回應所作的分析,在一年車齡的汽車中,日本及韓國車故障最少,平均每一百輛只出現十二個故障;其次為美國車,比率為十八個;最差是歐洲車,每百架車高達二十個故障。
汽車品牌方面,本田、極品、豐田、凌志、Infiniti、萬事得等日本車在過去五年都屬最可靠,汽車故障比率最低。
歐洲車方面,可靠性表現較平均的只有寶馬3系、紳寶9-3、紳寶9-5及大部份富豪房車,而平治、奧迪、積架、越野路華、寶馬7系、寶馬X5、MiniCooper等品牌的可靠性表現均低於平均數。

二手歐洲車折舊率較高
該刊物又根據二十二萬六千名讀者的意見,選出一批最令人滿意汽車,小型車方面獲選的有豐田Prius及MiniCooper;中型及大型車方面,本田Accord獲選;跑車方面,獲選者包括本田S2000、富士ImprezaWRX、寶馬Z4、保時捷Boxster等(見表)。
本港汽車維修同業商會主席李耀培指出,近十年世界汽車製造業趨勢顯示,低價的日本車的市場競爭力日益強大,一向以高檔汽車為主的歐洲車廠無法不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割價與日本車競爭,故一向標榜原產地生產的歐洲車廠都改到其他成本較低的地區設廠,亦不再自行製造所有汽車零件,改為向外採購組件,這些改動都需時間適應及學習,品質控制難免有偏差,根據經驗,本港歐洲車的電子及電器零件的毛病最多,例如波箱感應器及空調等。
右軚汽車總商會創會會長羅少雄表示,本港二手歐洲車的折舊率確比日本車高,相差可達一成,主要原因是歐洲車的維修保養成本較貴。

富士ImprezaWRX

保時捷Boxster

豐田Pr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