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是大日子,因為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在60年前的今天在英國出版。該書出版後一紙風行,據不完全統計,僅1944至1993年,單是在美國該書便售出超過25萬本,以一本學術著作來說,應是前無古人。
這本書可視為海耶克早於1930年代與其他經濟學者進行有關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孰優孰劣那場大論戰的延伸,因為海氏在該書不但觸及兩種不同經濟體系如何運作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把論點從經濟層面轉到政治層面。
海氏指出,在當時英國的政治氣候下,社會主義者將透過民選政府不斷擴張政府權力,敗壞法治,最終走上到奴役之路。故海氏特別重視以法治來限制政府權力的運用。在海氏眼中,法治指:「Governmentinallitsactionsisboundbyrulesfixedandannouncedbeforehand」法治的精髓就像道路規則一樣,一經定下,每人在不犯規的前提下可隨自己選定的目標自行挑選行車路徑。在沒有法治的情況下,不但選擇目的地的自由會失去,而走哪條路到目的地的權利亦會被剝奪。
今天的香港自回歸後,特區政府權力不斷膨脹,法治備受考驗,港人的個人自由正逐漸被蠶食。撥亂反正之道,定必由高官熟讀《到奴役之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