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電影人曾經想開拍「岳飛傳」,還籌集了荷里活資金,據說還讓郭富城來演岳飛,可惜不知是不是因為大陸有歷史學者論斷岳飛不算「民族英雄」,岳飛的傳記電影沒了下文,令人感到萬分惋惜。
不過,拍不成岳飛傳,大可開拍「吳三桂傳」,因為吳三桂這個人物,層次豐富,性格心理複雜,比一味只知「精忠報國」像狂牛般向前衝的岳飛更有看頭。
拍「吳三桂傳」,首先有數之不盡的武打場面,因為吳三桂是一員猛將。他自小在遼東的軍中長大,精通箭法劍術。有一次,清兵來攻,吳三桂隨父親吳襄出征。兩父子只有五百兵騎,被一萬多清兵圍住。吳三桂一騎當先,帶着二十多名家丁,殺入清軍陣裏,左衝右突,搭弓瞄準一個滿人將領就是一箭,敵將從馬上掉下來。吳三桂正要割取首級,冷不提防那個軍官突然跳起,抽出一把短刀,刺中吳三桂的鼻樑。吳三桂忍着痛,大喝一聲,硬是手起刀落,把那人的頭砍下來,再撕下軍旗,裹着流血的臉孔,與父親吳襄會合。
憑此一役,吳三桂從此「起朵」,這一年他只有二十歲。舅舅祖大壽,也是一位將軍,親自出城迎接,把吳三桂擢昇為將軍。滿清的皇太極風聞他的英名,十分欣賞,叫他做「小吳總兵」,大讚:「真好漢子,吾若得此人,何憂天下!」
這場戲,不正就是湯告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的《最後武士》裏的戰鬥場面嗎?湯告魯斯還對渡邊謙說了古希臘的幾百精兵如何大勝馬其頓的兩萬軍隊,古往今來,軍事天才的故事都是一樣的,真是識英雄重英雄。
後來的平西王吳三桂,看不起崇禎皇帝,看不起他的對手多爾袞,更把南明的永曆帝活活勒死在昆明,最後還看不起康熙,不服康熙削藩,在雲南起兵造反。吳三桂正是西遊記裏的孫悟空性格,敢反玉皇大帝,也敢反海龍王和閻羅王。他堅持要實踐自己的自由意志,本來在雲南稱王,如同割據了花果山,但迫得沒有退路時,他會為自由意志一戰,可惜最後栽在康熙的手裏。康熙削藩,整肅吳三桂的時候,也剛好是二十歲。
吳三桂還是何志平所講的「孝順仔」。他與清兵合作,不止為了陳圓圓,而是父親吳襄被李自成挾作人質,後來又殺掉,把人頭擲下城墻。後來的戲曲家誇張,加上寫歷史的人,有一股「反清復明」的情緒,才把吳三桂抹黑成為女人而「賣國」的「漢奸」。
開拍吳三桂傳,也一樣可以向美國人要資金,主角最佳人選,是李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