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要求美國國會反對香港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美中經濟及安全審議委員會代表團下星期訪港,並透過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邀請本港政黨會面。不過,自由黨及民建聯對邀請態度猶豫,兩黨主席均說需了解會面目的及討論內容才決定是否會面。學者指外國政治組織經常訪港,政黨毋須大驚小怪,與他們見面介紹香港情況才是「愛國」行為。 記者:羅偉光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訪美之行受京官猛烈抨擊,與美國政治組織接觸頓成本港親北京人士忌諱,正在北京出席人大會議的民建聯主席馬力說,本星期一接獲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口頭邀請,下星期與來自美國的政治組織代表會面;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亦承認接獲邀請。
至於是否應邀,馬力坦言:「要睇佢哋目的同要求係咩先決定。」田北俊也說要待返港後了解對方擬討論的內容,才決定是否會面。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表明會參與會面,「我唔覺得敏感,冇乜理由唔見面,香港係國際城市,我哋唔係要同外人絕交,我又唔相信政府唔畀佢哋嚟香港,既然人哋嚟咗,想了解香港情況,同佢哋見面係好等閒嘅事。」
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戴高禮認為,民建聯等親北京政黨必須與訪問團會面,因為中美關係是亞洲區最敏感及重要的國際問題,民建聯與訪問團會面除了可介紹香港情況,亦可帶出北京善待美國的訊息,「愛國者不應做任何損害香港與中國的事,不會面就會造成損害。」
不時與訪港外國政治人物或官員見面的城市大學公共及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稱,這類會面只是正常交流活動,民建聯及其他親北京人士以往經常出席,他認為不必大驚小怪,「見或者唔見都冇乜所謂,因為唔可能見一次面就影響到對方對香港嘅睇法。」
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指,擬訪港的美中經濟及安全審議委員會影響力有限,但香港議員與他們會面亦有助美國了解香港情況。
將於下星期訪港的美中經濟及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EconomicandSecurityReviewCommission)於二○○○年成立,是美國國會轄下研究機構,需每年提交有關中國經濟及軍備情況的報告,委員會去年與李柱銘會面後,曾去信國會要求反對香港通過23條立法。
此外,自由黨及民建聯均表示,沒有接獲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邀請參加聽證會,馬力指對方抹黑民建聯,要求主持聽證會的布朗巴克收回有關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