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顯示,本港約有一百三十六萬人,即兩成人口是患上椎間盤退化的高危一族,極可能會受到骨刺及坐骨神經痛等多種腰背痛所帶來的折磨。研究又發現,椎間盤退化的患病率會由於基因突變而提高約三倍,並可以是遺傳的。
根據資料顯示,腰背痛是本港最常見的職業病,也是病人接受外科手術的第三大主因。在二○○○年,本港員工便因腰背痛而損失了超過三十萬個工作日,僱主則需賠償員工約二億港元。
椎間盤是指脊骨與脊骨間的軟骨,當退化時導致骨刺及坐骨神經痛等腰背痛,嚴重者甚至會下半身不遂。港大醫學院在過去三個月進行了一項研究,向一千一百二十四名來自南中國的人士進行磁力共振成像分析。結果顯示,兩成接受分析的人士出現第九型膠原蛋白基因突變,百分之三人則有維生素D受體基因突變,而兩者者患上椎間盤退化機會率分別提高二點四及三點四倍。
港大骨科學系副教授張文智醫生昨在記者會上稱,以該批中國南方人作基準,即可推算出約有兩成港人患椎間盤退化機會率較正常為高。由於基因突變可遺傳,故這是全球首次發現腰痛及椎間盤退化在中國人而言是可以遺傳的。
港大骨科學系系主任陸瓞驥講座教授提醒市民,椎間盤退化的成因還包括年齡增長、動脈硬化及運動量不足。根據臨床經驗,要避免患上椎間盤骨化,應少做操勞工作、少吸煙、多做運動,以及保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