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土共讀書少,張嘴亂罵,說李柱銘是「吳三桂」,賣國漢奸。
歷史上的吳三桂,不錯,確是打開山海關放了清兵入境,但明朝並不因為吳三桂放清兵入關而滅亡。因為在吳三桂開關門之前,明朝早就完蛋了。
這一年,是一六四四年。吳三桂是末代皇帝崇禎倚重的大將,因為打仗驍勇,崇禎賦予重任,讓他當遼東的寧遠總兵頭。
滿洲人在東北南下,攻下了重鎮錦州。困守錦州的明將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父,先投降了清兵。錦州一陷落,明朝江山的存亡,就繫於山海關能不能守住,也就是落在吳三桂一人的肩上了。
滿洲王多爾袞,多次向吳三桂招降,都不成功。不但清兵在北方壓境。這時,明朝的農民流寇首領李自成也在狂攻北京。崇禎皇帝本來要吳三桂守山海關抗清,但清兵未到,京城已經告急,政府無將可用,崇禎沒辦法,只有乞援最會打仗的吳三桂先南返北京救駕,下了一道急旨:「可棄寧遠,率兵勤王。」
這一年的農曆三月十六日,吳三桂帶着四萬兵,從寧遠來到山海關。到了山海關才接了急旨,只有遵命,繼續領兵回京。但在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已經攻進北京,崇禎皇帝下落不明。在這一天,吳三桂既不在山海關,也沒有到達北京,而是到了北京城外的河北豊潤縣,聽到消息,一陣驚呆—公司已經倒閉,老闆失蹤,總經理該怎麼辦?
這時寧遠又被清兵攻破。吳三桂在夾縫中,前不巴村,後不着店,成了無人僱用的失業人士。李自成早聞吳三桂的英名,差人來請吳三桂進朝做新官。此時,統治中國的已經是一個叛亂政權,名叫大順朝。吳三桂拒絕了李自成的JobOffer,還發布了一篇討賊檄文,以明臣自居。
但李自成的農民賊兵沒有軍紀,捉了吳三桂的父親,一個叫劉宗敏的部下,擄了愛妾陳圓圓。吳三桂一生氣,馬上與多爾袞合作,讓清兵來攻李自成。
吳三桂降清時,黑暗的明朝早已滅亡,劣幣驅逐劣幣,李自成如果坐了江山,中國會「衰多五百年」。幸好有吳三桂危機管理的決定,後來才有今天的中國領導人佩服得不得了的大清康熙盛世。飲水思源,吳三桂推動歷史進步,是中國的大恩人,正如今天的董建華,放美國的小鷹號水兵入關,消費挽救香港經濟,董建華也不會比吳三桂更「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