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從不想香港民主

北京從不想香港民主

卜愛倫(EllenBork)

大部份人對香港的分析,多數只着眼於趨勢,研究北京有否作出干預、或者香港目前是否比英治時期不自由。雖然我認為香港的趨勢並不向好、並且北京正在干預香港事務,我仍建議各委員以另一角度觀察香港形勢:北京從來沒有打算讓香港實現高度自治,更絕對不容許民主。實際上,北京籌劃香港政制之初,目的已經是窒礙民主。
中國在八四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保證香港的自治及自由,包括司法獨立、自由市場、公民權利、新聞自由以及「透過選舉組成的立法機關」。當然,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裏,「自由」及「選舉」的定義與西方用法大有分別。英國與中國同意把上述保證編入《基本法》。這部小型憲法由北京控制的委員會起草、全國人大頒布,並無徵求香港市民同意。
北京制訂的《基本法》並不容許全面民主。事實上,《基本法》對民主設下各種障礙,包括以下條款: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如需修改,須經現行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通過以及在任行政長官同意。

香港正在爭拗鄧小平及起草《基本法》的法律專家對條款的解釋,但美國官員及國會議員不應該太多參與這個爭論。要民選議員和官員依靠中國共產黨高層幹部的意願,來決定香港應該或不應該做事情,這實在太有問題了。
這帶出我要說的另一點:華盛頓過份依賴《基本法》和中國的治港方針來制訂對港政策。
美國對香港的政策已出現轉捩點。多年以來美國一直接受北京對香港政制發展所制訂的藍圖。事實上,國務卿鮑威爾昨天剛在「傳統基金會」表示,希望香港的政治文化在《基本法》下繼續茁長。美國高層官員很少公開談及香港,但他們每次都說美國支持香港依照《基本法》的條款發展民主。
這是一貫模式。美國多年來均避免為了香港而與北京對立。主權移交前,英國透過談判對香港撒手,美國覺得不妨旁觀,並試圖採取以下立場:美國希望北京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但同時亦不會論斷中國任何行動是否違反上述承諾。助理國務卿羅德(WinstonLord)曾對本委員會說:「對於別國所達成的協議,美國不會作出法律上的詮釋。」這種墨守法規的方針,令美國在重要關頭可以保持緘默。

說句公道話,相比任何國家,美國對香港的民主理想更加表示支持。香港為《國安條例草案》展開諮詢時,布殊總統已在自己的德州牧場向總書記江澤民提及香港。但布殊總統在最近一次八大工業國會議上,沒有向總書記胡錦濤提及香港,也是敗筆。換句話說,美國對香港沒有長遠的方針,只是對最壞的發展嘗試作出緩衝;在大局上不挑戰北京,對香港民主亦沒有自己的一套計劃。
美國有需要作出更有力的回應並且抱持更大遠見。首先,李柱銘等民主人士,向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尋求支持,因而面對威嚇攻勢。美國要對這些人身攻擊作出回應,不然就會令誣衊變得可信。
其次,美國必須解決政策的內在矛盾。美國並不能依照北京所訂立及詮釋的條件去推動香港民主。不管北京怎樣暗示或明示,質疑《基本法》的條款並不等同挑戰北京主權。不過,只要華盛頓仍試圖在北京定下的限制推動民主,以下後果就無法避免:民主不會前進,香港的民主人士亦會面臨嚴重困境。
……………………………………………………
作者為「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fortheNewAmericanCentury)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