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br>九尾鞭侍候昔日答刑膽戰心驚

短線遊:
九尾鞭侍候昔日答刑膽戰心驚

入赤柱,做囚犯,鋃鐺入獄,罪名是支解劏人……說笑而已,不是叫你故意犯事,而是帶你參觀赤柱香港懲教博物館,體驗囚犯昔日生活,之後到聖士提反灣,遙望海中心的恐怖劏人排。投入點,換件黑白間條Tee扮囚犯,趕緊起程吧。

記者:李淑芬 攝影:梁細權
模特兒:Jessie、軒仔(StarAsia)

笞刑鞭到屁股開花
香港懲教博物館樓高2層,有9個展覽室收藏逾600件古今懲教用具,內有展板圖文並茂介紹懲教署歷史,論內容之豐富,絕對5粒星。眾多懲教用具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笞刑台,笞刑是百多年前勞役中心及教導所使用的體罰方式,用九尾鞭打屁股,以懲罰違反紀律的男性受訓生或所員;到1881年,藤鞭取代了九尾鞭,殺傷力稍減;直至1990年,笞刑才基於人道理由而廢除。
博物館助理劉Sir還說:「以前有傳聞話用浸過藥水嘅藤鞭行刑,等藥水沾上屁股傷口,令犯人痛上加痛,其實根本就無呢回事。」體罰除了殘忍,還很無聊,例如罰犯人絞動重12磅的「曲軸」,視乎刑罰輕重,每日絞動「曲軸」10,500轉或12,500轉,此懲罰無殺傷力,亦無建設性。

香港唯一絞刑台
踏上2樓,見絞刑台,Jessie箭步趨前,怎料絞刑台裝有感應器,行近時慘綠色的燈光即時熄滅,膽小的她給嚇窒,看資料,方知道原來行刑前,要先量度犯人的頸闊、身高、體重,從而定出繩圈大小和垂在空中的長度,待地台一開,腳下一空,繩圈索緊,犯人即往閻羅王報到。
香港在1966年最後一次執行死刑,之後暫停執行,直至1993年《刑事(修訂)條例》制定後,死刑才正式廢除,1996年,連赤柱監獄的絞刑室和死囚室也拆卸,香港懲教博物館已是唯一展示絞刑台的地方了。

■青少年罪犯專用笞刑台,相比之下,娘親的「藤條燜豬肉」易受得多了。

■不是SM專用皮鞭,而是令人皮開肉裂的九尾鞭。

■若用浪費在「曲軸」的氣力來磨榖米,似乎更有意義。

新舊囚室天淵之別
絞刑台後是2間囚室,一是域多利監獄時代的舊式囚室,一是現代囚室。舊式囚室四壁是紅磚牆,木製倉門,有窗口位給獄卒監視倉內情況,油燈下的鐵窗生涯已經淒涼,最慘還是只得獨立膠桶當馬桶,臭氣熏天;現代囚室除硬床外,還有獨立廁所及自來水供應,環境好得多了。

■陰森恐怖的絞刑台,腳下踏板一開,人即到閻羅王報到。

■行近,綠光即時熄滅,嚇你一跳。

船民自製違禁品
越南船民是80年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船民營內發生的大小衝突無日無之,也着實令懲教署職員疲於奔命。1998年,香港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位於萬宜的最後1所禁閉營正式關閉,展覽室展出了不少有趣的越南船民自製的武器和違禁品。

■新式囚室設計闊落得多,馬桶還勁有Cyberfeel。

■19世紀末舊式囚倉門,是從域多利監獄搬來的。

■膠桶當馬桶,想像內裏全是大小二便,嗚,好核凸。

香港懲教博物館
地址:香港赤柱東頭灣道45號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10:00am至5:00pm,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電話:21473199(團體參觀請先預約)
入場費:免費

恐怖劏人排
參觀完博物館,2人前往聖士提反海灣的赤柱戶外活動中心,游泳?當然不!天氣尚冷,嬉水尚未是時候,此行只為一睹渡頭對開不遠處的恐怖劏人排。
劏人排是凸出海中心的1塊平整礁石,傳說殺人不眨眼的張保仔求財亦求命,先劫船,後掠貨,再把船上富貴人家一併擄走,藏身附近的張保仔洞內,乘機勒索贖金,若苦主不就範,肉參就被載到劏人排生劏,由於死人無數,人血把劏人排與岸邊的礁石也染上血紅色。

■挖空心思,掏空聖經,內藏禁煙。

醫肚站
時近傍晚,又到醫肚時間,若時間多着,可回赤柱正灘燒烤場BBQ,正灘倚崖面海,有超過30個燒烤爐,某位置尚有大樹遮蔭,看日落,燒雞翼,要幾浪漫有幾浪漫;趕時間回市區,可選擇到赤柱市場道的茶餐廳歎簡單小吃,經濟實惠。

■劏人排離岸不遠,站在渡頭已可清楚望到。

■遠望劏人排,呈暗紅色,極平整。

■血染岸邊礁石,孰真孰假,無從稽考。

泗益茶餐廳
地址:赤柱市場道2號

■刻下天氣不冷不熱,適合BBQ。

交通行程
1.遊博物館:中環交易廣場乘6X巴士($8.4),東頭灣道香港懲教博物館下車。
2.觀劏人排:折返東頭灣道,左轉入黃麻角道,徒步15分鐘至聖土提反灣。
3.BBQ:黃麻角道乘6A巴士($8.4),赤柱村道巴士總站下車,徒步下落赤柱正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