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名伶白雪仙以非凡的聲藝,演繹傳奇無數,在藝術凋零的土壤上發光發熱。舞台上燃起的薪火,至今依然照遍梨園。為表揚這位紅伶的成就,香港大學宣布向仙姐頒授名譽文學博士,是首位獲得此項榮譽的伶人。 記者:蔡元貴、倪清江
白雪仙於一九二六年出生,原名陳淑良,廣東順德人,是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的女兒,排行第九。港大昨日發出新聞稿形容她是粵劇界的一位巨星,「陳女士早踏舞台,初期多配合身份夥拍不同名伶,聲藝與日俱進。她在演藝事業上有輝煌成就,並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同時獲得頒授名譽博士榮銜的傑出人士還有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兼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等(見表),白雪仙則是今年度唯一一位獲得名譽文學博士的人士。
港大指白雪仙不僅在粵劇演藝方面備受讚揚,她亦是一位盡心盡力的良師,栽培後輩成材;她花了許多心血推動粵劇發展,努力傳揚這門藝術。港大教務長韋永庚接受訪問時亦表示,頒授博士銜是對白雪仙個人成就的表揚。
記者昨晚前往白雪仙寓所拜候,仙姐外出時以微笑接受記者道賀,但沒有發表回應。據悉,她將於本月十八日接受頒銜後當晚舉行盛大派對,邀請百名梨園好友慶祝一番。港大表示,頒授典禮已安排在陸佑堂舉行。
白雪仙在廣州出世,童年時隨父親白駒榮等遷港居住,白雪仙就讀敦梅中學,一年後轉到嶺英中學,後來又轉讀聖保祿中學,但讀了兩、三個月後便決心輟學從藝,跟隨薛覺先及唱功了得的冼干持為徒,而白雪仙這藝名,正是由師傅薛覺先的妻子唐雪卿替她改的。
一九四二年,香港淪陷,白雪仙隨父逃到內地,其後曾到澳門加入「日月星劇團」演唱,為陳艷儂之副,並認識了「任姐」任劍輝。光復後,任劍輝在香港組織「新聲劇團」,以陳艷儂為正印花旦,以白雪仙為二幫花旦。後來任姐再創仙鳳鳴劇團,白雪仙便正式擔正,任白從此有影皆雙,直到雙雙息演為止。
白雪仙初期擅演「花衫」(粵劇中刁蠻、活潑、較富青春活力的女角,有別於溫柔嫺靜的大家閨秀或已婚婦人)。一九五六年與任劍輝組成「仙鳳鳴劇團」,演出《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再世紅梅記》等劇,走上事業高峯,劇目傳誦至今。
仙姐一生獻身粵劇,二○○一年獲得國際公認的國際藝術贊助大獎,同年又獲得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學術榮譽方面,她曾於一九九六年獲前港督頒發演藝學院榮譽院士,一九九七年再獲香港大學名譽大學院士。
演藝界名人獲大學頒授學位不多見,荷李活明星周潤發於二○○一年獲城大頒發榮譽文學博士,武打明星成龍(原名陳港生)於九五年獲浸會大學頒發社會科學榮譽博士;粵劇名伶芳艷芬則於九八年獲香港大學頒發名譽大學院士。至於原名鄧永祥的粵劇名伶新馬師曾,他在一九七七年獲英國牛津大學頒贈名譽藝術博士,表揚他在粵劇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