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經濟好轉,令港府去年十二月及今年一月份的稅收大增,有會計師行預期,今年財赤可望比去年減少一百多億元。儘管如此,港府仍然連續六年出現經營赤字,是過去六十年來的首次。本港會計界最關注的,港府一日不解決結構性赤字問題,即使在○八?○九年成功滅赤之後,將來仍然會繼續出現財赤問題。
數字顯示,港府自從九八?九九年度,已開始出現經營赤字,當時的經營赤字只有六億多元。到今天,港府預期○三?○四年的經營赤字,將急升到五百三十多億元,綜合赤字則有六百七十多億元。
港府的財經官員曾經表示,本港連續六年出現經營赤字,可謂史上僅見,因為過去六十年來連續兩年出現赤字也只有四次,而且每次最長只是兩年,反映港府長期入不敷支的問題極為嚴重。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陳瑞盛表示,隨着港府減少公共支出百分之十一,收入也增加百分之十三,因此預計財爺唐英年完全可在○八?○九達到滅赤目標,問題只是有無可能提早達到滅赤目標。
但他認為,即使屆時達到平衡預算,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港府的經常性支出大於收入,所導致的結構性赤字問題仍未解決。而後者必須靠維持小政府及壓縮公務員的編制,徹底消除財赤問題,「最理想嘅情況,係經常性收入大過支出,有餘錢去作其他投資增加收入,而唔係要不停變賣家當解決赤字問題。」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王銳強估計,○三?○四年度的財赤約有五百五十億元,但到了三月份「埋單計數」時,財赤很可能會少於五百億元,較港府去年十月所預期的七百八十億元的赤字,大幅減少。
但他認為,雖然特首一月份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明今年要讓市民「休養生息」,但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今年卻不可對大幅減少的赤字掉以輕心,「因為五百億元嘅赤字都重係好多。」他指,如果不改正連續七年的赤字紀錄,「嚴格嚟講係違反咗政府平衡預算嘅理財原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