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年前,張小艷帶同女兒來港與夫團聚,怎料醫院一個錯誤安排,將幸福家庭拆散。她丈夫葉仲志本周三因肝癌病逝,死前悔恨錯信醫院。
五十歲的葉仲志,去年一月驗身時發現肝臟有兩至三厘米長的陰影,私家醫生疑為腫瘤,把他轉介至伊利沙伯醫院專科門診部。伊院當值護士並無接收葉提供的化驗報告,只安排他於去年十二月覆診,葉質疑輪候時間過長,護士稱若醫生認為嚴重,會提前安排覆診,葉於是放心,但在十個月後覆診時,其腫瘤已增至十三厘米,藥石無靈。
葉仲志因病耗光所有積蓄,含恨而終,遺下妻子及念小一的女兒。葉仲志胞妹葉淑貞強調兄長的死是因為錯信醫院,故會循民事途徑追究責任,「如果普通一個文員可以斷定我阿哥(嘅病),你話合唔合理?」伊院在回應時稱,葉的私家醫生轉介信內並無提及其體內有惡性腫瘤,但有腫瘤科專家指信內的資料已足以說明葉的病情嚴重。
協助葉仲志家屬的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要求醫管局統一轉介信的規格、由受過醫學專科訓練的護士作出分流及設立上訴覆核機制。
醫管局回應稱,專科門診在○三至○四年度的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為六周,若病人在輪候期間病情轉變,可聯絡有關專科門診再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