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告別我的「娘娘」方心淑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告別我的「娘娘」方心淑

娘娘走了!
方心淑博士,我的二姑姐。我們自小用上海話叫她「娘娘」、「二娘」。
………………………………
我昨日整個上午在開會,下午匆匆趕到殯儀館為娘娘的喪禮打點。
一輛又一輛旅遊巴士在殯儀館門前停下,都是社會服務機構安排來送別娘娘的。好多人行動不方便,坐在輪椅上,但堅持要來送娘娘最後一程。
娘娘是我們家人的驕傲。
………………………………
娘娘二○年代在內地出生,走難到香港,在聖保祿中學念書,後來又輾轉返回上海復旦大學,念英文系;然後,再到英國利物浦大學留學。
她第一份工作,是在母校聖保祿教英文和數學,一教十年。
有一次,她與哥哥也就是我爸爸方心讓聊天。我爸爸當時已經參與社會服務工作,跟她大歎香港完全沒人做特殊教育,激起了娘娘的熱心。
她二話不說,就跑到英國倫敦大學進修特殊教育。
回港後,在六七年創立了甘迺迪中心,自己擔任校長,為四至十八歲嚴重殘疾兒童提供就學機會。
她九一年退休,但退而不休,近年最熱心是為香港和內地六歲以下殘疾兒童特別是腦癱兒童及其家長,進行復康訓練。
我記得娘娘常常說,她見到這些小孩子沒信心、沒支持,她就好傷心。她最希望可以幫他們,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

工作上,娘娘是一個盡心盡力的社會服務工作者;在家裏,她是我們小輩最親密的好娘娘。不但我們姪兒姪女喜歡她,連姪孫都會找這位老人家講心事。
我記得,我奶奶(祖母)只懂講上海話,每逢過年過節她就指派娘娘跟我們小孩子講規則。在家族中,娘娘像一個管家,負責照顧所有人,大家也都最聽她說話。我大伯很早過身,即是我堂家姐陳方安生一家,娘娘對他們八兄弟姊妹的功課特別着緊。
我們姓方一家人自小感情很親密,住得很近,定期有聚會,但從今日,少了一個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