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兩個字,往往被聯想到弱者,但在梁淑玲身上,卻有另一番演繹。
因為意外受傷導致失聰的淑玲,過去一直勇於克服身體殘障。在家庭,她是一位成功主婦,在社會,她是一名出色義工。淑玲的故事告訴我們︰「天生我才必有用」,無論是傷是健,一樣可以活出豐盛生命。
記者雖然無法與淑玲直接溝通,每句說話皆要透過傳譯員作手語繙譯,但淑玲燦爛的笑容,生鬼的面部表情,已融化了我們彼此間隔膜。「我性格樂觀,好鍾意笑,唔開心嘅嘢好少去諗。」淑玲笑瞇瞇地對記者「說」。
事實上,淑玲如果選擇要哭的話,其遭遇的確可以哭上半天。現年四十八歲的淑玲,出身於赤貧家庭,童年時一直沒有上學讀書機會,及至八歲那年意外受傷,導致永久傷殘,抱憾終生。
淑玲憶述︰「我記得嗰日同幾個小朋友一齊玩,唔小心碌咗落樓梯,撞親個腦,之後我發高燒,因為當時嘅醫療設備比較差,加上屋企好窮,冇認真去醫,後來我逐漸聽唔到嘢,最後就完全失聰。」
四十年前的故事,今天說來雖然從容,但淑玲也曾度過一段悲傷日子。「最初好唔開心,突然聽唔到嘢,覺得好唔習慣,完全冇辦法同人溝通,個人變得好𤷪𤺧。」
不過生性樂天的淑玲,哀傷過後決心克服問題,幾經艱難,她爭取到一所聾啞學校學習正統手語訓練,加上學識書寫,目前透過文字及身體語言,一般溝通難不到她。在她眼裏,世界一樣多姿多采。「最重要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呢個世界其實好美麗。」
淑玲二十多年前披上嫁衣,丈夫亦為聾啞人士,現職汽車清潔工人,夫婦育有兩名健聽女兒,皆已投身社會工作。多年來,淑玲努力擺脫殘障的枷鎖,不但沒有成為家人的包袱,在家裏還扮演着好妻子、好媽媽的重要角色,締造一個和諧家庭。
「我覺得一家人最緊要溝通,唔在乎用乜嘢形式、方法,最緊要講個心。我一直好用心了解兩個女嘅需要,佢哋好鍾意用手語同我『傾偈』,一家人關係好密切。」
淑玲對社會作出過許多貢獻,近年她透過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聯青聾人中心,服務社群。
「每一次做義工,我都學到好多嘢,好似早排中心教我哋剪髮,學識之後,我就去老人院幫啲公公婆婆剪,睇見啲老人家開心,我自己亦好開心、好滿足。」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