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信一國兩制

台灣不信一國兩制

對於中國本身、以至台灣像香港那樣依從「一國兩制」模式回歸中國主權,高雄主婦方太太與丈夫的想法都十分明顯。二月二十八日的「手牽手護台灣」活動,途經高雄市中心一號公路,抗議中國的跨海飛彈威脅。方太太在多達十排的遊行隊伍上說道:「台灣人覺醒了,我們都相信台灣是我們的國家。我們不是中國一部份,以前的中華民國已經亡了。」
台灣有二千三百萬人口,超過二百萬人參加民進黨有份策劃的這項活動,打破以往紀錄,清楚表明反對統一的堅定立場。
國民黨、民進黨有不同黨綱,實質政策也有細緻的分別。民進黨在陳水扁總統領導下,淡化本身的台獨色彩,同時強硬反對與中國改善關係。
國民黨主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較為溫和的方針、並且減低限制兩岸貿易、民眾往返及投資大陸。
以上的實際立場並不極端,難怪民眾對藍、綠兩營的支持不相上下;況且台灣內部有不少問題如貪污、教育撥款、退休政策等,仍有待解決,比兩岸關係更受選民關注。
即使如此,自從台灣全面施行民主,民眾似乎加強了台灣獨立意識,特別在年輕一輩更為明顯。
我現時在高雄的國立中山大學講授大眾傳播。我要求學生在大遊行前一星期走上街頭,訪問市民對台灣人身份、統一及「一國兩制」的看法。
其中一名學生抽樣訪問了九位市民,有七人不是贊成台灣維持現狀,就是贊成邁向獨立。只有兩人希望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更為緊密。重要的是,九名受訪者中,有八人說自己是台灣人,不說「中國人」。餘下的那人亦說:雖然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也要在民主中國才會有真正的認同。
受訪者不論是同學、火車乘客、還是在市場買菜賣菜的,他們的回應都沒有太大分別:與大陸統一不會行得通,「一國兩制」是個笑話。
一名地盤工人對訪問他的學生說:「大家一定相處不來。我們不去管對方的事會比較好。如果我們的政府同意一國兩制政策,就會是恥辱。」
「對老一輩來說,中國大陸也許很重要,因為他們很多都是從那兒來,又或者有親人在那邊。」父母是外省藉的受訪學生說。「不過大陸的連繫已漸漸減弱。下一代會把中國當作地圖上其中一個國家。況且中國不斷威嚇要攻打台灣,這只會使關係變壞。」
台灣對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極為疑慮。「這是個餿主意。」一名火車搭客說。「我們不可以相信中國。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不守信用,一旦倒戈相向,我們要後悔也來不及了。」
三月二十日的大選,不是由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連任,就是國民黨主席連戰當選。即使兩名候選人都承諾與中國展開磋商,藉以緩和兩岸關係,但明顯在文化及政治層面上,兩岸不只未能靠攏,而且距離愈來愈遠。中國對香港政制的態度,以至福建沿岸的軍事部署,亦顯然令裂縫日益加深。
……………………………………………………
林大為(DaveLindorff) 作者曾任美國《商業週刊》駐香港特派員,現為台灣中山大學Fulbright訪問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