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經濟經過去年疫潮後漸呈生機,中小企在站住陣腳後亦重新部署,其中三百多家貿易公司早前與其他國家的企業,攜手衝出亞洲,在倫敦舉行了全歐洲最大型的「AsiaExpo2004」(亞洲博覽),務求開拓新市場,殺出一條新血路。
今屆倫敦「AsiaExpo2004」以玩具、日用品及其他輕工產品為主題,共有超過850家來自兩岸三地以及泰國、印巴等國家的製造商及代理商等,在近千個攤位展出。
主辦機構建發國際總經理簡志偉表示,今屆展覽不但是4年來最大型的一次,以同類型展覽而言,堪稱全球首屈一指。
簡志偉指出,倫敦AsiaExpo的特色,是同時為買賣雙方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在AsiaExpo誕生之前,亞洲企業在歐美參加展銷會,十居其九都被安排在位置偏僻的攤位,對參展商而言固然不利,以亞洲貨為目標的買家也要耗費心神才能找到合適貨品。
有見及此,建發國際特別在2001年開始籌辦一個以亞洲廠商為主角的商務展覽,方便做「歐洲水」的廠商集中火力推廣市場。
而在特區政府的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配合下,今屆參展商再度突破上屆數目,不少首次參加的展商都表示,去年疫情令經營慘淡,如今稍見轉機,特意尋求向外地市場發展,希望由被動轉為主動,締造重生契機。
然而部份滿有期望的展商,對今次展覽的成果卻有所保留。一些來自香港及內地的展商都表示,在為期4日的展覽中,買家的反應異常冷淡,相較於香港及國內的展銷會,買家人數顯然不及。
而買家對今屆展覽的反應則有不同意見。一位經營玩具及文儀用品轉口的芬蘭商人表示,在會場逗留了數小時也沒有發現驚喜之處,不過他仍會考慮小量投資。
該商人經營亞洲貨品入口已逾20年,相比之下,他也認為在香港舉行的玩具展更具吸引力,不但展商較多,展品也較多元化。另一位來自法國的手袋成衣轉口商也認為,今屆展覽相比往年似乎有欠生氣,大部份展品亦似曾相識。
不過,一位今年首次參觀AsiaExpo的倫敦轉口商則對展覽非常滿意,她過往以經營歐洲貨為主,但去年開始放眼亞洲貨源,不但因為兩者價錢難以相比,在質素方面亞洲貨也毫不遜色。她在會場已即時落了一個20呎貨櫃的茶具定單,還肯定的表示,明年一定會再來。
記者: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