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到讀者的email,詢問有關外滙的問題,經他們提醒,筆者才記起在年初時,曾在電台及電視的訪問中指出,在美國總統大選年,尤其是逼近兩黨候選人展開交戰時,美元常有轉強趨勢,這現象近期亦開始浮現。
自「超級星期二」後,美國麻省聯邦參議員克里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將向共和黨的現任總統布殊宣戰。現趁美國總統大選剛展開,跟大家一談共和黨總統與民主黨總統對股市的影響。
簡單來講,美國共和黨一向被認為對商界較有利,正如共和黨總統布殊上任後,便大幅減稅(如資本增值稅及股息稅),並推出不少有利商界的措施。至於民主黨,則常被認為會抑壓大企業的暴利,增加富有人士的稅務負擔。如市場常預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當選則有利商界,股市亦因而受惠;民主黨卻剛好相反,不利商界,對股市帶來負面影響。
基於上述論點,部份投資者很容易便會因而認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時,會對股市有利好作用,但真實情況卻剛好相反。雖然據美國WhartonSchool財務系教授JeremySiegel的研究,自1888年至今這110多年間,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勝出,翌日美股平均上升0.7%,當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勝出,則翌日美股平均上升0.5%,反映共和黨候選人勝出,「好像」確對美股較為有利。可是這有利的效用卻頗為短暫,通常很快完結。
原來真實情況是,共和黨人當選美國總統,只會對美股構成短暫利好作用,反而民主黨人當選,會對美股構成長線利好作用。根據《Forbes》的資料顯示,由1929年至今,共和黨人當總統期間,美國30%的時間處於經濟衰退,民主黨人任總統期間,則只有10%的時間是處於衰退。至於引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留待日後再談。簡單來講,假若布殊再次當選則可能長線不利美國股市,克里當選則有機會令美股升勢持續,故投資者要留意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克里能否「剋」到布殊。
港股方面,大市受滙控(005)、恒生(011)急跌拖累,連續急跌兩日後,昨日市況已略為回穩,恒指暫時企穩保歷加通道底13330水平之上。近日港股的變化真是太大,在本周初,筆者才指出恒指可能無力突破保歷加通道頂,豈料今日卻已經要考慮恒指能否穩守通道底。
早前曾指出,若恒指升破通道頂,將引發一定程度的急升;同樣道理,假若短期恒指「正式」失守通道底13330水平,亦會引發一定程度的急跌,此點讀者宜注意。此外,近日14天RSI呈現的「三頂背馳」,漸發揮效用,假若短期14天RSI仍不能止跌回升,提防是恒指失守通道底13330的先兆!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