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黃永玉寫他表叔沈從文的那篇長文裏說的。文革期間,翻譯薄伽丘《十日談》的方平去信問黃先生一個有趣的問題:「這幾十年,你和共產黨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黃先生打個比方說,黨是三十來歲的農村婦女,成熟,漂亮。大熱天扛着大包小包行李趕去搭社會主義的火車,還帶着個三歲多的孩子:「孩子就是我」,黃永玉說。孩子在後面跟,距離一大段,眼看跟不上了,居然起了念頭要吃冰棍。媽媽當然不理,只顧往前走。孩子遠遠跟在後面哼哼嘰嘰。做媽的煩了,放慢腳步,等走近了,當面給了一巴掌。孩子大哭,眼看冰棍吃不到,媽媽走遠了:「跟了一輩子!不跟她,跟誰呢?」黃永玉說。「於是只好一邊哭,一邊跟着走。」
黃先生說這個譬喻不合邏輯,經不起推敲,可是方平看了信半個月沒有睡好覺:一邊哭,一邊跟着走,還要走多遠才走得到火車站搭上社會主義的火車?走到一九七五、七六年毛澤東的《重要指示》裏還在嘀咕:「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裏,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還在走。」一九七六年二月,華國鋒代表中共中央「深入揭發批判鄧小平同志的修正主義路綫」,「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旗幟亮了出來。四月,中共鎮壓天安門的群眾抗議運動;七月,鄧小平給說成是天安門事件的總後台,毛澤東决定撤消鄧小平的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
三上三下的鄧小平就這樣一邊哭一邊跟着媽媽去搭社會主義的火車:「不跟她,跟誰呢?」終於,四人幫倒台,鄧小平復出掌權,堅持要香港的投資者放心,要一國兩制,要港人治港,要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假定香港人要「擁護社會主義、决心走共產主義道路」,甚至保證台灣照搞資本主義,實行兩制分立,互不傷害。鄧小平沒有料到的是他走了之後,香港這個回到媽媽身邊的孩子想吃冰棍竟然再挨一巴掌!
香港人注定要一步一步跟鄧小平的命運走:要改革,要開放;要走資,要修正;受揭發,受批判!一九六六年十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自我檢討說:「這次犯路綫錯誤,是一次自我大暴露,證明我是一個沒有改造好的資產階級小知識分子,是一個資產階級世界觀沒有得到改造的人,是一個沒有過好社會主義關的人,現在初步用鏡子照照自己,真是不寒而慄」。一九六九年十月,鄧小平在江西工廠勞動三年:他蹲在地上清洗零件,腿有病身子直不起來。老鄧,您的眼睛怎麼樣?還行。那以後您就看看圖紙吧。恐怕不行,綫太細,看不清楚。那您銼銼零件吧。這個要得!這可是個體力活,能行?五十年前我幹過鉗工,累點沒關係,可以出出汗!天熱,路遠,跟不上媽媽去搭社會主義火車的孩子只好跟鄧小平:不跟他,跟誰?
(圖)臺靜農鶡冠子語條幅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