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真的比我想像中普遍,剛剛在香港大潭水塘才上演了一幕,一對夫婦被四名山賊持刀打劫,事後被綁在樹幹。
受害人家人見兒子約了食飯仍未出現,致電其手機,竟然是賊人接聽,並承認打劫及講出綑綁受害人的地點。
遇劫夫婦是信徒,他們坦言「唔會怪啲賊」,這是慈悲與寬恕的表現,但絕不可能說賊人「態度誠懇」,多次強調不搞人老婆和不傷人,結果又遵守承諾。(大佬啊!你從來也沒答應過願意被賊人打劫,他們根本沒有拿走你財物和令你受驚的特權,打劫不論態度如何,就是刑事,就是犯法!再者,如果不是家人找你,你可能被綁在樹上一直無人拯救,怎可說賊人態度誠懇?)
1973年瑞典一間銀行的職員被一群劫匪脅持了131小時,期間受害人的心理歷程很有趣,由恐慌變成感激,認為劫匪沒傷害他們是一種恩典,最諷刺的是後來受害者還集資為劫匪打官司。
寬恕是難得的好事,但寬恕不等於認同,友善的賊還是賊。
好人當賊扮,賊當好人扮都是不分青紅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