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是愛國爭論的受益者?官場近日開始傳出這種講法。愛國論搞得漫天烽火,不但嚇怕香港市民,連很多高官都心有餘悸,擔心情況不知可以惡化到甚麼程度。於是,高官在閒聊之間,開始有一種新想法:兩害取其輕,寧要唐英年,不要梁振英。
於是,一個新名詞出現:「擁唐抗梁」。
於是,唐公子競逐第三屆特首的行情,突然高漲。
既然是兩害取其輕,換言之,唐英年、梁振英都不是高官第三屆特首之心水選。但幾乎全個政圈的人都會同意,唐英年比梁振英可預測、唐英年比梁振英容易合作,高官當然也取唐捨梁。事實上,不少高官私下都半認真半開玩笑講過,一旦梁振英擔任特首,他一定離開政府。
高官有一個天真的想法,雖然梁振英是熱門中熱門,但如果高官全面擁護唐英年,把黃袍加在唐公子身上,中央在考慮穩定性的前提下,一定會加唐英年分數。
表面上,分析合情合理,只是遺漏了一點:前一階段的中央國策,確是穩定壓倒一切,但今時今日,卻是愛國是大前提。中央怎麼想,沒人說得準。
有梁振英支持者的回應是:只要中央表態支持梁振英,今日在官商政界所有反梁聲音,將一夜消失,變成全面擁護。信焉?
(圖)愛國論搞得漫天烽火,唐英年卻因而得益。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