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Fund論市:基金調配資產有學問

談Fund論市:基金調配資產有學問

一般投資散戶在決定甚麼時候應該買甚麼時,大多會倚賴報章投資版的報道和評論,就像普羅市民每日先參考天氣預測,然後決定穿着甚麼衣服那麼簡單。那麼,基金經理在管理環球投資組合時,又如何作出資產配置決定呢?

其實,基金經理在衡量甚麼時候該為投資組合加入甚麼資產時,都會進行大量而深入的第一手研究和分析,就像天文台預測天氣時作出科學研究和數據分析一樣,都是相當專業的學問。
一些資源雄厚的基金公司,更會設立專責部門研究資產配置,以內部資產配置模型作為基金經理管理環球投資組合的依據。

分析模型質量兼備
以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旗下環球多元資產部的「GMAG量化資產配置模型」為例,就結合了估值(股票收益與債券孳息比較)、商業周期(工業生產、設備使用率)、流動資金(貨幣供應、短期利率)、風險(信貸息差)和技術(市場動力)等因素的量化分析,並與質化分析互相印證,從而協助基金經理在不同資產類別、地域、行業、市值及風險級別之間作出取捨,藉以建立一個最切合實際環境的多元化投資組合。這個模型更會每月更新,確保隨時緊貼投資形勢(最新資產配置摘要詳見附表)。
由此可見,資產配置的學問,實非一般資源有限的投資散戶所能駕馭。最近,市場上推出了由基金經理積極調配資產的全天候組合基金,便應用了上述的量化分析模型,讓基金投資者可直接享有專業資產配置的優勢。

股市暗湧多仍偏好
這類組合基金由於不受基準指數限制,令基金經理可隨時因應市場變化而調配不同風險水平的資產,完全靈活地掌握各種投資範疇的最佳增值機會。
舉例說,當投資環境有利股市上升時,基金經理便會盡量提高股票投資的比重,致力爭取最大潛在回報;市況不利時,則可迅速增持債券和現金,積極控制風險。
事實上,經過2003年的升市之後,不少較審慎的投資者都正在揣測後市會有甚麼暗湧︰美元跌勢一旦失控,顯然會對債券構成風險;商品價格上升,可能壓抑企業邊際利潤;美國就業增長疲弱,會引起經濟能否持續擴張的憂慮;而聯儲局的口風飄忽不定,亦令人無法捉模目前的貨幣政策會維持多久。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股市上升的機會仍大於下跌。環球經濟同步復甦、盈利向好、投資者對風險抗拒程度不高,以及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利好上半年的股市走勢。另一方面,雖然美元積弱和政府增加發債均對債券不利,但因通脹壓力仍然輕微,我們並不預期債市會在短期內大跌。
在這環境下,投資者就更應對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保持靈活配置,從而在股市上升時爭取最大潛在回報,或在跌市時積極控制風險。而這類全天候組合基金,就更能發揮「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了。
怡富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 崔永昌
www.jffunds.com )
附表︰GMAG資產配置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