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原先正為今日本欄的內容而發愁,剛巧見昨日大笨象滙控(005)股價急挫,並拖低大市,今日又可再談談滙控了。
近日滙控股價急跌,筆者認為主要是基於兩個因素,其一就是市場估計滙控在短期再有收購行動;其二就是個別大行估計滙控2004年在美國的盈利增長放緩。
據昨日外電報道,滙控主席龐約翰(JohnBond)雖然表示無意在德國收購銀行,惟市場仍揣測滙控短期在美國可能會有收購行動。由於在現階段收購其他銀行,往往要支付較高的價格,並很大機會是以發行新股支付,故將增加股份供應量,兩者皆不利股價。
正如在周一公布業績時,滙控的管理層亦指出,不排除再在美國收購的可能。假若滙控真的在美國進行收購,其目標相信是業務以西岸為主的銀行。由於現時滙豐在美國東岸(嚴格來講應是東北地區)的業務已頗廣泛,故較大機會在西岸進行收購以增加其在美國的覆蓋面。此外,歐元及滙控股價近日雖然略為轉弱,但用以收購美國資產,仍頗為化算。
至於另一個引致滙控股價下跌的因素,就是個別大行調低其投資評級。滙控的股份在歐美等地亦有上市,近日個別美國投資者就大行調低滙控的評級,有一頗有趣的回應。有一名投資者在留言版中指出,上一次大行調低滙控的評級是在2003年4月,隨後滙控在美國的股價卻由50多美元反覆上升至80多美元。可見大行調低評級,並非如此可怕,不知今次會否歷史重演?
上周(2月26日)本欄以「到頂訊號愈來愈明顯」為題,指出港股的14天RSI已出現「三頂背馳」訊號,暗示大市「可能」有下跌危機。同時指出,這背馳訊號是可以「化解」,只要市場資金充裕,在資金持續流入下,此訊號的「殺傷力」便不會太大,故短期宜留意美電的動向,看看它是否直迫7.8水,看看資金是否有溜走的趨勢。
走勢方面,昨日滙控進一步下插,連50日線(123.8元)亦告失守。綜觀其日線圖,股價在去年10-12月間,於117至120元間形成了一橫行區,相信這水平對其股價有一定支持,情況正如在今年2月初,當滙控逼近此橫行區,在118元水平已能止跌回穩,故短期宜看看大笨象能否穩守117至120元水平。
近日滙控的走勢,可以用一把由高處跌下的刀來形容,暫不宜過早「重注」吸納。
最後,昨日在122至122.5元間,再次湧現大批散戶的買盤,不知今次散戶能否勝出?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