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周四我曾提出警告,投資者要小心港股3月份會有較大的調整出現。言猶在耳,港股在本周一觸及14000點後便後勁不繼,有心人更借滙豐控股(005)業績沒有太大驚喜的消息而大手沽售,恒生指數兩日內急跌超過400點,令大市失守13500點的關口。
當然,從技術分析看,恒指的10天及20天平均線均已失守,的確有進一步下試低位的可能,但大市仍有下跌空間,抑或是恒指已出現超賣,有機會在短期內出現反彈,關鍵其實是在基本因素上。故此投資者應留意港股的基調到底有沒有改變,如果沒有,則不妨伺機在低位作出收集;相反,如果發現大市基調已轉壞,便應採取觀望的態度。
其實,技術分析早已顯示恒生指數出現背馳情況,大市成交金額由每日平均超過200億元跌至上周每日只有150億左右,正正反映出大市欠缺資金,再上升的動力根本不足。當然,大市成交減縮,可歸咎於近日不少新股陸續上市,凍結了部份資金,但去年12月,新股上市的數目更多,集資的金額亦更為龐大,惟當時港股的成交卻沒有縮減,反而隨着新股陸續上市而顯著上升。由此可見,大市近日走勢轉弱,是和市場欠缺資金推動,令大市失去動力有關。
大市突然欠缺資金支持,可能性有二:一是近日美元轉強,令歐洲資金流入本地市場的速度有所減慢,這從近日美電的表現可窺端倪。甚至有分析認為近日美元的走勢轉強,可能會引發部份資金流出本地市場,因為隨着美元回升,亞太區其他國家的資產變得相對吸引。但觀乎亞太區其他股票市場的表現,卻不見得突出,再細看港元的同業拆息,不難發現無論短期或長期拆息,仍有一定折讓,反映本地資金仍然充裕,故這個分析的可信性不高。
第二個可能性應該較具說服力,就是港股升至13800點附近已欠缺吸引力。
事實上,當港股升至13800點水平時,藍籌股的平均市盈率已高達16倍,吸引力實在不高,加上已公布業績的藍籌股如滙控等,其盈利表現未有太大的驚喜,股價實際上已完全反映業績向好的因素,在沒有新的消息及誘因推使下,投資者不願在13800點上入市吸納港股,亦是可以理解的,而在欠缺承接力下,港股這兩日出現顯著回吐,亦屬正常。
至於港股要跌至哪一水平才會出現反彈?我相信恒指在50天平均線(即13300點水平)應有不錯支持,投資者不妨伺機在13400點以下作出吸納的行動。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