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帶來的改變,不可謂不大。四年前,喬治布殊只能在充滿爭議的總統選舉點票中險勝,今天他已是帶領國家度過史上最大恐怖襲擊和兩場戰爭的總統。父親老布殊的成就,他已經追上;現在的追求,就是破父親只能當一屆短命總統的宿命。
喬治布殊二○○○年競選時推出的自傳說出這一點:「從爸爸的總統生涯和競選,我學會了很多。政治資本一定要捨得花才會賺回來,否則就會陰乾凋謝。」
現在他的兩大筆政治資本,就是反恐戰和減稅。他上周警告國民反恐大業未完就易帥的危險:「如果美國在這十年示弱和猶豫不決,世界將步向悲劇收場。」
喬治布殊和克里雖然都是精英階層出身,生命軌迹卻大不同。克里從小到大都鶴立雞群,喬治布殊早年卻是個浪蕩「二世祖」,四十歲才發憤戒酒立業。不喜歡他的人,會覺得他靠父蔭;喜歡他的人,卻會認為「回頭浪子」總比克里這類徹頭徹尾的精英親切得多。
還記得初上任時,喬治布殊那些一塌胡塗的文法和錯字,經常給人取笑。三年前九一一襲擊來了,人們都擔心這個以前只懂得棒球和石油的人會如何應對,喬治布殊卻展示出冷靜和決心,一篇又一篇動人演說,展示出總統風範。
「你們不跟我們一道,就是跟我們作對」的說法,鴿派知識分子型人士當然嗤之以鼻,認為粗糙橫蠻,普通民眾卻大為受用,覺得一針見血夠痛快。喬治布殊式語言就是有這種魔力。
當然,喬治布殊競逐連任的另一大本錢,還有屢破紀錄的「籌款之王」本事。他已籌得超過十一億三千萬港元競選款項,是克里的四倍有多。從前他一直被低估,這次沒有人會低估他,問題只在於他的政策還能否令選民信服。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