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大仙「騰龍墟」今夏或再與市民見面;黃大仙區議會「推動本土經濟工作小組」昨通過向民政處撥款六十萬元,作這個短期墟市的平整土地工程,並邀請社會服務機構承辦攤檔。但有區議員憂慮,該幅只得騰龍墟舊址四分之一面積的地方會出現無人競投的尷尬情況,令投入的款項「凍過水」。
位於黃大仙上邨重建發展第二期、以推動本土經濟為目標的騰龍墟,前年舉行期間遙遙領先同期多個短期墟市,並創出多個紀錄,包括短短三個月內吸引四百萬人次到訪,單日最高紀錄為十三萬七千人次,同時創造了一千多個職位,好評如潮。
由於整幅騰龍墟舊址土地已重新規劃,其中約四分之一(即三千平方米)土地撥作舉辦墟市項目。去年九月舉行的區議會工作小組會議上,曾提出邀請社會服務機構承辦短期墟市,以趕及聖誕及農曆新年的消費黃金檔期,惜未有機構表示興趣。
民政處與個別機構聯絡後,認為要先做好土地平整,才能獲得營辦機構的回應。黃大仙區議會昨日決定撥款約六十萬元作平整土地之用,並向社會服務機構發出邀請,希望土地可盡快在七、八月間啟用。區議員陶君行反對貿然撥款六十萬元,對平整土地後會重演上次無機構申請的覆轍甚表憂慮。
最後,民政處承諾同時申請撥款及邀請機構承辦墟市,若四月中仍未有結果,才將撥款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