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氣勢如虹,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戰變相提前結束,今夏的民主、共和兩黨全國代表大會,料無意外地會分別選出克里與喬治布殊為總統候選人。換言之,二○○四年十一月二日的美國總統選舉,馬上就「開戰」。
克里現時民望勝喬治布殊,後者卻佔國家已在手的優勢。餘下這八個月的競選中,政綱、財力與突發事件,都足以影響戰果。
早在七一年,喬治布殊還在國民警衞軍含混度日時,克里已是個領導反戰運動的越戰英雄。電視節目《六十分鐘》專訪他時問「你可想當總統?」他當時答沒有。事實上,克里的出身和豐富閱歷,為他帶來一張競選總統的黃金履歷;不過,由之而生的高高在上感覺與複雜反覆的個性,同時也成為羈絆。
「他是個很聰明、學養好、一個很均衡的人,不能勉強用三十秒來形容他。」內布拉斯加州聯邦參議員克利,這樣說他的戰友克里。
克里自小跟隨當外交官的爸爸到歐洲時,已培養出自立自信的個性、比同齡孩子廣闊的眼界。中學時同學還在打紙牌,他卻成立政治學會、醉心於辯論演講,老師和同學都覺得他是總統之才。
越戰經歷給他帶來三枚紫心勳章、一枚銀星和銅星勳章,也令他對出於錯誤決定的戰爭深痛惡絕。這樣的形象,無疑比有逃兵役嫌疑的喬治布殊強得多,加上近二十年的參議員經驗,令選民覺得開戰與否的重大決定,可以信賴他。
但參政資歷長,給人抓着的把柄也多。喬治布殊最近就不點名批評克里在減稅、貿易協議和伊拉克戰爭等立場搖擺不定。共和黨策略專家蓋倫也指他「沒有清楚的訊息」。
「太高大、太自信、太有錢」
選民往往喜歡平易近人的總統。克里身高有一米九三,長着一副嚴肅長臉,氣派是夠了,卻被評為「不夠貓王」,魅力不足;加上母妻都出身豪門,自己在耶魯大學畢業,給人高高在上之感。
也許正如《華盛頓郵報》評說,克里「太高大、太自信、太有錢」,令接觸他的人不是敬佩愛透,就是覺得疏離。
克里卻向選民強調:「你和我從何處來絕不要緊,重要的是我們會一起往何處去。」能否向選民說清楚他的方向,是他能否入主白宮的關鍵。
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