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未掃清貿易關卡

美國未掃清貿易關卡

盧卡斯(AaronLukas)

今年二月初,美國和澳洲圓滿完成了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四天後,布殊政府知會國會,華府即將與泰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與前者談判成功,反會令到與後者的談判變得困難起來。
布殊政府毫不放鬆一向備受保護的食糖市場,幾乎使跟澳洲的自由貿易告吹。即使如此,這項協定還是值得受人讚賞。但食糖一項不納入協定中,仍然令人失望,理由有三。
首先,食糖是美國歷來在貿易上表現偽善的突出象徵。在一個相對並不起眼的經濟範疇,美國政府堅持推行保護主義,令其開放市場的一連串承諾受到質疑。其次,為了讓食糖問題得以在談判中過關,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被迫忽視澳洲在小麥、廣播和視聽服務等方面,採取的保護主義做法。在日後的自由貿易談判中,這種模式很可能重複出現。最後,將食糖排除在自由貿易各項準則之外,立下了一個很糟糕的先例,會鼓勵其他入口商紛紛提出同樣的優惠要求。
泰國是全球第六大食糖生產國,又是第四大食糖出口國。對泰國的貿易談判代表而言,開放美國市場應是一個主要目標。而作為開放食糖市場的回報,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堅持要求泰國鏟除其貿易壁壘。貿易談判本該如此:每個國家放棄一些政治敏感,但經濟愚昧的貿易關卡,來交換出口的開放市場。

然而,在澳洲自由貿易協定簽訂之後,泰國面臨一個截然不同的多變局面。泰國的談判代表基本上可以肯定,對於具有政治影響力的食糖生產國,布殊總統並不想拒絕特別優惠。但由於澳洲在這問題上遇到阻滯,入口食糖連象徵性的小小份額也不得增加,泰國食糖似乎亦無任何增加出口份額的希望。
布殊政府經不起食糖工業的游說,料將答應國內強化保護主義的要求。例如,美國的乳製品工業在美澳自由貿易協定下,將可獲特別待遇,也必將盡力排拒日後的各種貿易協議。泰國現正成為東南亞汽車和卡車裝配工業中心,對於泰國生產的輕型卡車,美國徵收百分之二十五的入口稅,而反對降低此稅率的勢力正在形成中。美國聯合汽車工會注意到通用、福特──萬事得、三菱和豐田等汽車公司均在泰國生產卡車,因此已促請國會「否決任何與泰國商定的自由貿易協定,如果這種協定降低或廢除對入口輕型卡車徵收的關稅」。
這些逐漸增長的保護主義壓力,將令到美國與泰國進行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難以解決貿易壁壘問題,而貿易壁壘恰恰事關重大。在最壞的情況下,此種自由貿易協定會對有效率的生產商(如中國的廠商)起不良作用。因此,布殊總統不應再犯同樣錯誤。
……………………………………………………
作者為美國凱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員,凱托的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