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傳出內地「死豬肉罐頭」懷疑流入本港,再次引起「行貨」罐頭與「水貨」之爭。行貨罐頭商指出,內地外銷的罐頭與內銷的不同,行貨的質素較佳,消費者應小心辨認,但其他商戶強調水貨質素與行貨無異,價錢卻最多可便宜逾四成。 記者:翁煜雄
代理多款內地罐頭品牌的入口商通泰行董事總經理李廣林接受訪問時指出,內地罐頭生產商會透過經銷商將外銷罐頭賣到香港,俗稱「行貨」,但部份內銷貨品會經其他途徑來港,即「水貨」。
他解釋,部份內地罐頭食品為配合本港當局的規定,須經過嚴格的監控,確保食用安全,例如部份行貨罐頭在食物與鐵罐之間會有薄膜,防止兩者接觸產生化學作用。同時,由於定價不同,部份外銷的罐頭用料較佳,如午餐肉的肉量較多,「有啲水貨冇咁多肉味,因為會混多啲粉。」部份生產商甚至將外銷及內銷罐頭分開不同工廠處理,監督工序也可能有異。
李廣林又說,行貨都會註明本地經銷商的名稱等資料,消費者若有不滿,可向有關公司追討。「有啲水貨罐頭上面寫經銷商喺內蒙古嘅廠,點追呀。」他批評部份水貨的標籤更不符法例要求,如沒有食物成份及生產商名稱等,「政府都唔打擊吓嘅,所以我話水貨係冇王管。」他認為,廉價水貨罐頭迫使行貨價格下跌,「質素自然冇以前咁好啦,好似有啲豆豉鯪魚,都冇以前咁好味。」
不過,有售賣水貨罐頭的萬達行市場經理區允邦指出,由於本港經銷商收取的佣金太高,令不少商戶寧購買價格便宜的水貨罐頭,水貨一般便宜兩成,最多可達四成多,大受消費者歡迎。
他說,售賣水貨多年,從未收過顧客投訴罐頭質素欠佳。「大陸有啲廠係咁,一方面同一間公司簽約畀佢經銷,但又會將啲招紙換過,然後賣畀其他人,價錢平啲但貨品一樣。」他不同意水貨「冇王管」,因法例容許水貨入口,其品質亦受監管,「而且我哋會同相熟水貨商買,不明來歷嘅貨唔敢入。」
百佳及惠康兩大超市的發言人表示,旗下發售的內地罐頭都是向指定經銷商採購,並符合本港食物安全及法例的要求。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強調,當局不時抽查市面食品,無論是行貨或水貨,若有問題都會被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