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應否調整人民幣滙率政策,再次成為近期中美間焦點,內地報章《中國經濟時報》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稱,國家副總理黃菊已經接受美國財長斯諾的邀請,前赴美國作國事訪問,討論人民幣滙率政策問題,時間尚未確定。黃菊是負責金融改革的國務院副總理。
北京外交部的一名發言人表示,中美官員正就此事進行接觸,但尚未有正式決定。較早時,一個由美國財政部高官為首代表團訪京兩天,料包括人民幣滙率政策問題,因為美國一直要求中國放棄沿用9年的人民幣與美元掛鈎的政策,以解決貿易不公平問題。
另外,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繼日前發表人民幣有升值壓力的言論後,周二再向參議院發表書面陳述,人民幣滙率一旦出現自由浮動,勢必促使內地大筆人民幣存款流失,對中國的金融體系帶來重擊,進而威脅到全球經濟發展。
他指出,中國若要將人民幣滙率政策轉變為自由浮動,首先須改革其金融體系,包括強化銀行內部的財政監控、中央政府增加向銀行注資以解決壞帳。
另方面,國家外滙管理局昨日表示,有外資因憧憬人民幣升值,較早時將資金換成人民幣,一些內地銀行違規處理此類非法外滙。該局不點名地批評一間銀行違報1.71億美元的外滙交易,另一間則「錯報」1億美元作資本帳收入。有關銀行已被罰款達30萬人民幣。